热衷古装宫廷剧的朋友,可能会接触到这样一个生僻的词语——“宫中三婆”。
在多数人的历史认知里,古代在宫中从事服务工作的女人,主要就是一些宫女,而这“宫中三婆”,到底指的哪些人呢?
“宫中三婆”,其实就是“奶婆”、“医婆”、“稳婆”的统称。
她们具体都是干什么的,又有着怎样有趣的历史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奶婆
一、奶婆奶婆,顾名思义,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奶妈,古代又被称为乳母、奶口、嬷嬷等。
古代宫廷之中何时第一次出现奶婆,现今已不可考,但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礼记》就早有记载:“大夫之子有食母。”
“大夫”是先秦时代的贵族阶层,而这里的“食母”指的就是奶婆。
其实,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放下自己嗷嗷待哺的孩子,去宫中为他人哺乳,这显然有违人性。
但上天也是公平的,这些出身卑微的奶婆,往往也能历史上享有显赫的地位。

产婆
这是因为,一些朝代为了防止后妃干政,往往把刚出生的皇子直接交给奶婆照顾。这样一来,虽然后妃对皇子有生育之恩,但却没有哺育之情。而皇子们被他们的奶妈精心呵护,自然也把她们当做最为亲近的人。
虽然许多朝代都有“立嫡立长”的皇位继承制度,但实际上,每个皇子都有荣登大宝的可能性。因此,一旦奶婆们所抚育的对象成为皇帝,那么奶妈们也将成为一时无两的风云人物。
比如在东汉末年,汉灵帝就极其尊重他的奶妈程夫人,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程度。汉灵帝爱好卖官鬻爵,许多大臣想买官,都要先找程夫人。

汉灵帝
一个叫崔烈的人本来想买一个“司徒”当,却又嫌一千万的标价大贵,于是他找到程夫人,只出了五百万就搞定了。汉灵帝拜官时,后悔哀叹这官卖便宜了。
旁边的程夫人不高兴了,说:这崔烈乃天下名士,他这种人肯屈尊花钱买官,全都是看我的面子!
我们熟知的末代皇帝溥仪,三岁时即登基为帝,而他也把自己当时的奶妈王连寿,称为是自己在宫中唯一的亲人。
二、医婆医婆,其实就是宫中的女医,又被称为“医妇”、“药婆”。
女医几乎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职业女性。在史籍记载中,早在上古洪荒时代,我国就出现了女医这一职业。
古代最早的一位女医,还是黄帝的老师,她被称为素女,著有《素女脉诀》一书,与《神农本草》齐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