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的特点有哪些,萤火虫的三大特点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4-11-30 18:31:02

生物发光是自然界的奇观。虽然绝大多数发光生物都生活在海洋中,但最我们熟悉和最喜爱的发光生物不是来自海洋,而是来自池塘、沟渠和农田等湿地。就这些发光的萤火虫。自古以来,诗人们就喜欢它们对它们情有独钟,并对它赞不绝口“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这是出自李白的诗《咏萤火》。

萤火虫的特点有哪些,萤火虫的三大特点(1)

萤火虫为何能够“暗中明”?

为什么萤火虫能在黑暗中发光呢?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人们注意到,在萤火虫腹部的某些部位,表皮非常薄,几乎是透明的。在这张胶片下面是萤火虫的发光“装置”。发光装置由发光细胞层和反射细胞层组成,细胞周围分布着许多小神经和小气管。发光细胞含有一些奇妙的物质:荧光素酶和荧光素酶。早在1885年,法国科学家杜布瓦就在实验室从萤火虫中提取了荧光素和荧光素酶。荧光素是一种磷化物,是主要的发光物质。

萤火虫的特点有哪些,萤火虫的三大特点(2)

萤火虫的发光过程中也有氧气参与。萤火虫呼吸时,氧气从小气管进入发光细胞。荧光素在接受三磷酸腺苷(ATP)提供的能量后被激活。在细胞中的水参与下,荧光素酶对其进行催化。活化的荧光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荧光素。当被氧化的荧光素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它能发出光,一般是黄绿色的。光被反射细胞反射,这使它更加耀眼。

当然,萤火虫的发光过程是由神经系统控制的。通过控制空气的流动,它可以自由地使光变强、变弱或熄灭,发光装置的激活从传递给发光细胞的神经脉冲开始。

发光能量从何而来?

萤火虫的特点有哪些,萤火虫的三大特点(3)

萤火虫发光通常只会在夜间持续2个小时。荧光素每次发光,都会因为能量损失而不再发光。为了使荧光素再次发光,必须有能量。它的原理就像一个应急灯,每次用完电量,必须充电后才能再次点亮。给荧光素“充电”的化学物质是ATP。 萤火虫发光时,几乎不发热。当萤火虫停在我们手中,我们就不会被萤火虫的光灼伤。当然,萤火虫不会被自己的光烫伤,所以我们称它的光为“冷光”。因此,发光所消耗的化学能的95%以上都转化为光能。

然而,活性发光是一种能量消耗。生物的生存策略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特点,即在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因此,萤火虫的活性能量消耗和发光是其生存的重要手段。事情就是这样。萤火虫能够自由发光,即形成一种“闪光语言”来传递信息,这确实是一种重要的生存手段。

萤火虫发光为了什么?

萤火虫的特点有哪些,萤火虫的三大特点(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