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彤
“京口”是今天江苏省镇江市的古称。“京口三山”指的是位于镇江的三座山:金山、焦山、北固山。这三座山呈三足鼎立之势,位于长江和运河的十字交叉点上,可谓咽喉之地。和许多名山相比,这三座山都不高:金山约高42米,北固山约52米,最高的焦山也不过约70.7米[1]。但这样一处看似并不显眼的地方性山水,随着明代旅游风气的上升,“京口三山”成为一处令人向往的名胜,也成为一处可以亲身抵达的“仙山”。
在明代中晚期,无论版画还是卷轴画,“京口三山”图像开始大量增加并渐渐形成经典图式,这些图像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意涵。本文从京口三山图中的一些视觉形象入手,着重来谈其具有的仙山文化意涵。
作为名胜的“京口三山”及其版画的流行
镇江是个多山的地方,金山、焦山、北固山这三座山从诸多山中被提炼出来被称作“京口三山”是经过了历史的发展沉淀的。这三座山随着名气的逐渐增大,也渐渐成为一处人们向往的名胜。
在早期镇江的地方志中,并没有“京口三山”的概念,这三座山与蒜山、黄鹤山、招隐山等当地众多山混杂排列[2],甚至元代方志中所列举的镇江山水,连金山、北固山都没有出现[3]。金山、焦山、北固山这三座山被关联起来,并成为“京口三山”这个固定概念,是直到明代中晚期才出现的。最早提出“京口三山”概念的是明代张莱(弘治间举人)辑,顾清(弘治癸丑进士)订正的十卷本《京口三山志》。其现存最早刻本为正德七年(1512年),考订了金山、焦山、北固山的名迹和历史沿革,并汇集了关于此三山的历代诗文。《京口三山志》不仅首次把“京口三山”作为一个固定的概念提出来,也根据方志的主旨,在卷首版画中第一次将三座山共同表现在一个画幅中。
1512年《京口三山志》的编辑是为了突出强调“京口三山”的独立性,这体现了在明代中晚期,“京口三山”地方意识的提升并走向文化自觉。在明代以前,“京口三山”的形象很少入画,而在明代中晚期“京口三山”的图像大量增多并逐渐形成稳固的经典图式。这也和“京口三山”在此时成为一处地方名胜有关。
张岱(1597—1679)曾在“京口三山”一带观看龙舟竞渡:
金山上人团簇,隔江望之,蚁附蜂屯,蠢蠢欲动。晚则万艓齐开,两岸沓沓然而沸[4]。
这场观看发生在1642年的端午时节,张岱观看竞渡的视角并不在金山上,而应是站在长江北岸的瓜州,把龙舟竞渡、金山以及金山上的人山人海一起,都作为观看的对象。在《金山竞渡》一文中,张岱认为瓜州的龙船最胜,而金山胜在“看龙船”,也即胜在前来观看的人数与气势上。这种游人如织的盛况虽然是发生在节日里,但以金山为代表的“京口三山”作为一处名胜,的确吸引着各路文人和大众的前来。这三座山分别只有几十米高,但并不妨碍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名胜。正如杨尔曾在《海内奇观》卷前凡例中的说明:
“山不在高,何山不奇。水不在深,何水不异。第耳不熟闻,目不习见,及诸名公不亟称许者,终为寂境荒山,无当*人鉴赏。不敢以己意混载。”[5]
随着明代旅游风气的提升和相关出版物的传播,“京口三山”的名气配合着其视觉形象一起,被广泛传播。在1512年“京口三山”作为一个固定概念被提出之后,又过了近一个世纪,王圻(1529-1612)、王思义父子编集并刊行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的《三才图会》中有一幅版画《京口三山图》(图一)。大约刊于同一年或稍晚的《海内奇观》(序言写于1609年)中也有《京口三山图》(图二)。两图模式非常相似,几乎唯一的区别就是飘在长江上小船的数量。
图一 《三才图会·京口三山图》
图二 《海内奇观·京口三山图》
这两本书中的《京口三山图》在以往地方志版画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保留了文字标注的人文景观等细节。比之实景,书中版画考虑到版面的限制,三座山之间的距离被压缩拉近,但整体上依然以北固山为中心,金山在其西北,焦山在其东北[6]。
《海内奇观》和《三才图会》的出版,有着广大的传播与影响。书商杨尔曾(约活动于17世纪上半叶)编纂的《海内奇观》出版于1609年,以版画插图为主,文字为辅,汇集当时最著名的名胜,其出版正赶上明代旅游与游记的风气火热上升阶段。《海内奇观》以时代流行的“游”之主题,再加上精良的版画插图,吸引着众人的目光,作为首开先河的图文并茂旅游书,相当于当时的旅游指南,在出版后很受欢迎,是当时很有影响的一本书。《三才图会》则是明代百科全书性质的书籍,在当时和日后获得了不小的认知与影响。随着这两幅版画在明代中晚期的出版和传播,对当时喜好游历山水的文人和大众来说,应是较为普及和熟悉的一个视觉图像。
至晚明,“京口三山”的版画图式有所变化,但依旧在继续出版、传播。《天下名山胜概记》在崇祯六年(1633年)由墨绘斋摹刻,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度,是继《海内奇观》等之后流行于晚明的名胜类书籍。在此书中也有一幅京口三山图版画,图中去掉了文字标示,线条也更为疏朗柔软。从构图上来说,北固山从画面下端中央处向右挪到了边角处。
如此,金山单独占据一个版面,而北固山和焦山,和长江北岸一起,被安排到了另一个版面中,这凸显了金山的重要性。在明代,金山的名气要高于焦山和北固山[7]。遂晚明版画在图像空间上对金山的强调与时人对金山名胜的认知是一致的。
“京口仙山”?
作为名胜的“京口三山”,吸引着文人墨客和大众,人们在面对“京口三山”实景及其图像时,常常会引发各种联想,例如对离别情绪的传达,对历史上家国江山南北分界的感慨,抑或由“京口三山”形象联想到遥不可及的仙山形象。这也使得明代中晚期大量的京口三山图像具有不同的文化意涵,本文则只谈其具有的仙山文化意涵。
屠隆(1543-1605)曾在登览京口三山之际,感悟到天地宇宙的结合变幻之妙,并体会到京口三山犹如海上三仙山:“东方朔《神异经》所传蓬莱方丈瀛洲三山在大海中……而所谓北固金焦三山在润州灵奇空阔,庶几大海三山之亚……”[8]在明代关于“京口三山”的诗文中,常常有对仙山的比附。如乔宇(1457-1524)在《金山游记》中形容金山:“楼阁飘渺若蓬莱在海上,有非世间境界。”[9]图文并茂的《海内奇观》中,在京口三山图之前的文字介绍中称:“仿佛所称三神山可望而不可济……”[10]并称金山“山负秀色,从京口视之正如蓬莱方丈立弱水中。”[11]这让读者在看到“京口三山”视觉形象的同时,联想到海上仙山的形象。
图三 (传)李唐《大江浮玉》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大江浮玉》册(图三)表现的主体是金山,仿佛正漂浮在水中央。此画以往按旧题签定为李唐(1066-1150)所作,江兆申认为可能是北宋宣和绍兴间李郭一派的作品[12]。无论从画名还是画中形象看,《大江浮玉》册页都是符合金山特点的。画面中表现的是金山南面的景观,两侧各有小山环绕:西面是石排山,东面则是鹘山。此外,山上的两处塔也符合北宋时金山特点的。周必大(1126-1204)言,金山“大江环绕,每风涛四起,势欲飞动,故南朝谓之浮玉山。”[13]金山古称很多,“浮玉”便是其中之一。自古以来,不止一个地方叫“浮玉”。例如《山海经》中的浮玉山:“北望具区,东望诸毗,苕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具区。”后人认为指的是浙江天目山之支阜[14]。钱选的《浮玉山居图》,表现的则是湖州的浮玉山。“京口三山”中的金山、焦山也都有“浮玉”之名。而这些浮玉的命名其实都来自《道藏》:“道藏经山始名浮玉,自玉京诸峰浮而至者。”[15]“玉京山”在道教中是地位极重的山,其上就是道教最高天大罗天。而传说中的浮玉山则是从玉京诸峰中分流出来的。包括金山、焦山在内,世间的这些浮玉山都是比附于道教的仙山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