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三山指的哪三座山,三山是指哪三山在地图上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4-11-30 18:28:25

图八 卫九鼎《洛神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京口三山”中金山、焦山都是坐落在江心的孤岛,这种视觉往往也让往来的人们联想到仙山的特质。此外,须弥山、昆仑山等圣山山体下部往往都有一个“孤根”形象,这正如东方朔在《十洲记》中对昆仑山的描述:“形如偃盆,下狭而上广。”[25]这种上大下小,底部有细根向下相连的形象是中国传统仙山形象的特点之一。在山东出土的一块东汉后期石刻中,西王母稳稳地坐在顶部宽广平坦的昆仑山上,而这昆仑山的根部则孤细而弯曲。在元代永乐宫壁画中一位仙人手持的羽扇里,同样绘有“下狭上广”的山形图案,而山上的神殿顶端光芒四射。《道藏》中《灵宝玉鉴》中,有几乎一样的图式,五明扇上绘有下狭上广的山,上方同样有殿宇以及万丈光芒。在明万历墨谱《程氏墨苑》中,佛教中“旃檀海”(图九)这一佛国净土的视觉形象也采用了下狭上广的山形,且山顶有神殿,只是此山坐落在一朵莲花当中。可见这种佛道圣境中仙山形象的融合以及该形象在明代文人视觉经验中的普及。

京口三山指的哪三座山,三山是指哪三山在地图上(9)

图九 《程氏墨苑·旃檀海》

镇江的金山,是一座可游的真实山水,而在文人的描述中则也具有了仙山才有的孤根特征。王安石(1021-1086)曾描述金山“孤根万丈苍冥底,除却蛟龙世不知。”[26]明代文人王思任(1574-1646)在《游金山记》中也说“读三山记,昔有异僧,株金山之根,下不得底,云茎渐孤细,如菌仰托。”即是说关于“京口三山”的传说中,有一异僧去挖金山的根部,越挖越深,发现其根部越来越细,仿佛蘑菇的样子。山东出土东汉画像石刻中的西王母正坐在这样一个蘑菇状的仙山上。

(三)烟云海气

历史上长江入海口曾在京口一带,古长江口为喇叭状,秦汉以来,江面逐渐收缩,河口慢慢东移。前面提到的《海内奇观》中版画《京口三山图》里焦山东面的海门山,则为入海之处的象征。(传)马远《画水二十景》(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中的“海门山”一段,描绘的也应是此处。和马远大概同时期的南宋士人楼钥(1137-1213)曾在《题董亨道八景图》诗中有句:“多景雄据金焦间,夕阳微照海门山。”[27]也就是说董亨道所绘八景中有一景即为金焦二山以及焦山东面海门山一带的景色。在魏晋、唐、宋时期,此处还是可以望海的。例如唐诗中在描绘京口一代常有“开筵接海潮”[28]、“夷山近海滨”[29](夷山为两座海门山之一)“、白波沉却海门山”[30]这样的诗句。虽然镇扬河段(镇江扬州之间的长江)束狭开始时间在8世纪[31],但五代、宋时江海交界之势尤存。如徐铉(916-991)在《登甘露寺北望》中曰:“海门风起浪花生。”[32]

同样也是因为这里缭绕迷幻的海气,常常构成人们对仙山联想的氛围,正如前文提到的北宋郭祥正七言诗。在宋代,京口一带“万壑波涛喧海口”[33],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江河口泥沙堆积日多而逐渐东移。到了明代,京口一带渐渐没有了波涛汹涌之势。正如收藏沈周《金焦二山图》的郭第所云:“可怜扬子渡,不见海潮生。”[34]但即使如此,这里海气弥漫的特质仍然存在并不影响人们对仙山的遐想。

京口一带海气弥漫,三座山峰三足鼎立屹立江中,金焦二山两座水中孤岛遥遥相望。金山上寺庙殿宇密集而辉煌,金山下又有下元水府且鱼龙出没众多,这里在过去位于海口风浪大而难抵达......这些种种特点,都和人们长久以来对仙山想象中的形象有太多相似之处。文人墨客们形容这里“波心涌出小蓬瀛”[35]、“何必望瀛洲”[36]……与仙山相似的视觉经验使得“京口三山”的名誉大增并吸引着更多的人来感“仙气”。

然而如今,金山已经是镇江市中心的一处公园了。游人摩肩擦踵,再难感受到当年的“仙气”。这种“仙气”的丧失是从清末开始的。同治光绪间的《京口三山志》中的金山图像已经发生了变化,版画里金山已经上岸,周边杂草丛生,不再是当年坐落在江心的神秘孤岛,这里没有了让人难以乘船靠近的大风浪,长江早已改道,入海口也早已东移,这时的人们已经可以“骑驴上金山”了。当年感慨“京口三山”宛如仙山的人们是否曾遥想过身后的这些沧海桑田呢?

注释:

[1] 数据来自镇江市志办公室http://szb.zhenjiang.gov.cn/。

[2] (宋)史弥坚修、(宋)卢宪纂《嘉定镇江志》卷六,山川,据宋嘉定六年(1213年)修、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丹徒包氏刻本影印,《宋元方志丛刊》,第三册,中华书局,1990年,第2353—2363页。

[3] (元)于希鲁编纂《至顺镇江志》卷七,山水,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269-270页。

[4] 《金山竞渡》,(明)张岱:《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中华书局,2007年,第67页。

[5] (明)杨尔曾:《海内奇观》上,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第28页。

[6] 这两幅版画插图还有着更早的图式来源,即王士性(1547-1598):《五岳游草》中的版画插图。

[7] 明代袁袠解释了金山知名度高的一个原因:“金山当润州之咽喉,渡江者苟好事必游焉。而焦山则僻,故游者特鲜。”见袁袠:《金焦两山记》,引自(清)陈梦雷等编纂《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第191册,中华书局影印,1940年,第50页。

[8] (明)屠隆:《三山志序》,(清)陈梦雷等编纂《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中华书局影印,1940年,第191册,第34页。

[9] (清)陈梦雷等编纂《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中华书局影印,1940年,第191册,第38页。

[10] 同[5],第193页。

[11] 同[5],第196页。

[12] 江兆申编《宋画精华》上册,台北故宫博物院,1976年,第13页。

[13] 周必大:《二老堂杂志》,引自(宋)史弥坚修、(宋)卢宪纂《嘉定镇江志》,《宋元方志丛刊》第三册,中华书局,1990年,第2358页。

[14] 《辞源》,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974页。

[15] (宋)史弥坚修、(宋)卢宪纂《嘉定镇江志》,《宋元方志丛刊》第三册,中华书局,1990年,第1357页。

[16] 文徵明是画过金山的。其《金焦落照图》(上海博物馆藏)表现了金山、焦山彼此对峙于江心的景象,尽显其当地的实景特征与独特的空阔之奇。

[17] 参见杨多:《〈乾隆南巡图〉研究》,中央美术学院硕士论文,2004年。

[18] 参见《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第二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476页。

[19] 参见《清圣祖御制文集》第二集卷五十,《故宫珍本丛刊第545册 清代御制诗文集 万寿诗·清圣祖御制诗文》第四册,海南出版社,2000年,第328页。

[20] (南朝宋)刘义庆著、余嘉锡注《世说新语箋疏》言语第二,中华书局,1983年,第135页。

[21][22] 《史记》卷28,封禅书第六,中华书局,2012年,第1355页。

[23][24] (美)巫鸿:《时空中的美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136页。

[25] 引自(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一,中华书局,2007年,第12页。

[26] (宋)王安石:《金山》,明许国诚修、高一福撰《京口三山全志》,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刊本影印,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第262页。

[27] (宋)楼钥:《攻媿集》卷5,(清)永瑢、纪昀等纂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第1152册,集部第9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38页。

[28] (唐)张子容:《九日陪润州邵使君登北固山》,《岁时杂咏》卷34,(清)永瑢、纪昀等纂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第1348册,集部第28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36页。

[29] (唐)孟浩然:《扬子津望京口》,《御定全唐诗》卷160,(清)永瑢、纪昀等纂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第1424册,集部第36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69页。

[30] (唐)卢仝:《扬子津》,《御定全唐诗》卷387,(清)永瑢、纪昀等纂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第1426册,集部第36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15页。

[31] 陈吉余、恽才兴、徐海根、董永发等:《两千年来长江河口发育的模式》,《海洋学报》1979年第1期。

[32] (宋)徐铉:《登甘露寺北望》,《骑省集》卷1,(清)永瑢、纪昀等纂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第1085册,集部第2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页。

[33] (宋)朱熹:《登金山》,《宋诗纪事》卷48,(清)永瑢、纪昀等纂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第1485册,集部第42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7页。

[34] (明)郭第:《出扬子桥喜见江南山色》,《御选明诗》卷60,(清)永瑢、纪昀等纂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第1443册,集部第38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16页。

[35] 邵曦诗句,见明许国诚修、高一福撰:《京口三山全志》,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刊本影印,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年,第327页。

[36] 贾承诗句,见明许国诚修、高一福撰:《京口三山全志》,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刊本影印,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年,第332页。

责任编辑:韩少华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