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纹理制作过程图解,原始陶器的主要三种制作方法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4-12-01 00:12:26

人形陶罐

陶器纹理制作过程图解,原始陶器的主要三种制作方法(5)

漩涡纹罐壶

【延伸】

一件完美无缺的陶瓷器,既是赏心悦目的工艺美术品,也是人们必须的生活用具。而古陶器更是考古、美术和科学三方面的珍贵文物和研究对象。如果观众们在展览区环顾几圈儿,会发现除了眼前琳琅满目、古色古香的彩陶器外,这场展览也是一场别具一格的彩陶艺术科普展,尤其对于陶艺品各种“纹饰”介绍地几近详实。

甘肃彩陶纹饰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自然纹样,包括植物、动物、人物、景物等;一类是几何纹样,如条带、线条、三角形、方形、菱形、多边形、圆形等。其实,两种纹样都是缘故先民在对物象观察基础上的构思成果,有些图案兼具两种纹样共同特点。一般来说,自然纹样和几何纹样同时存在。随着时间的顺延,自然纹样有向几何纹样过度的现象,在数量、内容及表现形式上,几何纹样明显优于自然纹样。

■宽带纹

宽带纹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类纹饰。大地湾文化表现为钵形器的口沿、外绘一周约2至3厘米宽的条带;仰韶早期宽带纹变成了黑色,除了钵形器,某些葫芦瓶、细颈瓶上部外侧也用了黑彩装饰。

陶器纹理制作过程图解,原始陶器的主要三种制作方法(6)

漩涡纹

■漩涡纹

仰韶文化中期弧线三角纹、圆圈纹构图出现了旋转迹象。仰韶文化晚期更强烈的旋转构图体现在了变形的鸟纹身上,并促成了流体漩涡纹出现。到了马家窑文化早中期,漩涡纹成为了彩陶图案中最常见的纹饰,表现为激流中的漩涡,一般以2个、4个或更多漩涡为中心连续展开,漩涡之间由数道水流连接,呈现出一派循环往复、激荡汹涌、变幻无穷的气势。

陶器纹理制作过程图解,原始陶器的主要三种制作方法(7)

锯齿纹

■锯齿纹

锯齿纹主要流行于半山期、结束于马厂早期,其来源众说纷纭。马家窑时期的锯齿纹为单一黑彩,锯齿大而疏朗、呈大三角状、多装饰于壶的颈部。半山类型的锯齿纹为黑、红复彩,半山早期锯齿开始变小,中期锯齿变得窄长、齿尖锋利、锯齿斜向一侧,晚期锯齿已变得细小密集、如同毛发。

陶器纹理制作过程图解,原始陶器的主要三种制作方法(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