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发现什么规律没有?对,它有一点像数学中的等差数列。也是因为这个规律,在这组和弦内构建出的旋律,往往具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整体的旋律走向是在下行的,后一句听着比前一句低了一点。
但是,问题也在这里。虽然理论上你可以这么去理解这组和弦走向,但是真正到写歌的时候,如果也是按照这种“等差数列”式的创作手法,把每一句旋律线下行平移,除非你的旋律写得足够优秀、有新意,否则就会显得很没灵气,特别机械。
唱完了上一句,把下一句往低了唱,这是很多人都具备的一个听觉习惯,也是一般听众听歌时的一个心理预期。很多人所谓“听了上句就知道下句怎么唱”就是这个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乐评人对4536251这个和弦套路嗤之以鼻。
但是总会有一些特别出色的音乐人,他们在写歌的时候,会投入更多的思考,有更多的想法,打破一些已经约定俗成的特点,把作品写得好听又有新意。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些例子,看看优秀的音乐人是怎么用常见的套路写出出色作品的。
三、用4536251写歌的音乐人,以及他们的作品质量
说到4536251用得非常出色的例子,在面向大众的主流音乐人中,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林俊杰。JJ是一位非常擅长写抒情歌的创作者,他在作曲方面大致有以下的亮点:
1、擅长在常见的和弦框架内,写出悦耳又不落俗套的旋律。
作曲的三个要素中,JJ最突出的无疑是绝佳的旋律创作能力。我身边有非常非常多的JJ粉丝,他们可能并不那么懂音乐,但是提起JJ的作品,他们的评价很一致:他的歌很好听,特别优美。
但是如果你有弹过JJ的曲子,你会发现,JJ很多曲子,特别是副歌部分,和弦走向其实经常就是那几套万能和弦。但他却可以用这些经典的和弦套路,创作出一首又一首不落俗套的乐曲。
从业内的认可度而言,与林俊杰合作过的歌手非常多,其中不乏张惠妹、蔡依林、王心凌、S.H.E.、潘玮柏、陈奕迅等等这些乐坛的一线艺人。JJ为他们输送过很多的经典之作,有些甚至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代表作。
无论是普通听众的反应,还是业内的认可度,都足以说明,JJ写出的旋律,是可以征服绝大多数听众的。
2、级进与跳进结合得恰到好处,曲子整体的层次感、起伏动态、张力拿捏得很好。
听JJ作曲的歌,很少会有特别平、层次感弱的感觉。相反,JJ写的曲子,每一个段落你都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变化。一方面,是JJ在不同的段落善用不同的动机、节奏型进行谱写;另一方面,JJ会通过级进与跳进结合的方式,来推动段落发展。
3、善于利用同样的动机,通过分解、模进、改变节奏位置、更换和弦等方式丰富内容。
JJ的很多作品,其实都有一个核心的动机。但之所以你听他的作品不会有乏味的感觉,就是因为他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把这一个简单的动机,丰富出很多的花样。
4、极少自我重复,很少有“听他写的歌都是一个调”这种感觉。
作品雷同程度高,无疑在作曲中是大忌。那些作曲水平不佳的音乐人就不多说了,即使是一些出类拔萃的音乐人,有时候也避免不了这种问题。像金玟岐、吴克群、郑钧、许巍,包括早期的李荣浩,中期的周传雄,都或多或少地在创作的曲子中有一些自我重复。
但林俊杰比较良好地规避开了这个问题。如果你扒过他的曲谱,可以发现JJ很多旋律的发展,音的使用,是不同的思路。这应该是经过思考和总结的,才可以有意识地避开了这个问题。
同时,这也说明,JJ确实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作曲良才,即使跳出自己惯有的作曲思维和旋律感觉,他依然可以写出优秀的作品。下面也会举例说明。
5、续航能力极强,旋律输出能力长期地处于一个优秀的水准。
很多的作曲者都会有一个通病,即特别出色的作品多集中在前期,到了中后期开始乏力,呈现出了颓势,再难呈现曾经的辉煌。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飞儿乐团。他们的第一张专辑自然是十分惊艳,可是一专过后便立刻呈现出了颓势,每专只有寥寥一两首佳作,七专的《I Remember》是他们最后一首旋律质量较高的作品。
其他的这种案例还有很多。早期惊艳,后期有所下降,甚至归于平淡,这也是绝大多数音乐人的创作通病。
但是有两位音乐人,他们就好像是拥有“唱反调”特性一样,经过这么多年的工业式压榨创作,作曲能力非但没有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还长期地维持在了一个非常稳定的水准,某些时候甚至不降反升,做到了比早期更加优秀,说实话这非常难得。
这两位音乐人,一位是戴佩妮,另一位就是林俊杰。
从出道至今,JJ几乎每年都会有不止一首质量与市场双赢的作品。能在流行和艺术质感之间做好平衡,并且将这种对很多音乐人来说撞大运的事情转化成能力,这是非常不简单的。
那,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是结合着我们今天的主题4536251,具体来看一些作品,看看JJ林俊杰是如何在这么套路的和弦框架内,写出别具一格的作品的。
《修炼爱情》这首歌,是JJ非常经典的一首作品,这首歌我认为可以比较直观地体现出JJ的作曲特点。
主歌先以级进(红色)为主,结合小跨度的跳进(蓝色),然后在第三句开始使用六度跳进,拉大音的跨度,把旋律往更高的音区推动;
到了副歌部分,用到了这套4536251的万能和弦模板。旋律上来讲,比起主歌更侧重跳进。主歌和副歌的衔接部分,直接用了一个八度的大跳,一下子把音区划分出来。
但是这种处理方式也是有一定的风险。以前讲过一些作曲失败的案例,很多人是直接八度大跳后,把副歌的音区强行拔高一个八度来形成层次变化,但其实副歌的跨度和主歌是相近的,而两个段落间又缺少必要的过渡,这样就会很突兀。
但是JJ的处理方式比较聪明。他使用了一种级进和跳进相结合的方式,既保证了旋律的细腻,又使得副歌部分起伏很明显,和主歌部分形成了良好的层次感。
在副歌的开头,使用了2321这个级进的动机,比较舒缓,起到了缓冲的感觉,听感上就细腻了很多,同时,这个动机也在后面的乐曲部分反复利用,也使得整体的旋律比较流畅、统一(红色)。
然后再接跳进的旋律,其中,不乏五度、六度、八度的大跨度起伏(蓝色),更加注重情绪的宣泄。同时,旋律的流畅度也保持得很好。
从曲子的整体来讲,《修理爱情》从主歌到副歌的情绪爆发,是有一个完整的推动过程的,整个曲子的发展合乎逻辑,同时主、副歌都有重复利用的动机,既可以快速地形成、强化记忆点,又使得曲子很完整,风格鲜明。
然后再来说一首,相对可能冷门一点的作品,这首歌是《关键词》。
这首歌我认为可以称作“极简的艺术”。这个简是简约,不是简陋。因为这首歌的作曲思路非常简单,就是重复利用同一动机来发展乐曲。
主歌部分,核心动机是23236,然后不断重复、或者稍加变化来构建旋律,然后通过一些简单的切分来让听感更丰富。
到了副歌部分,4536251的走向。旋律层面依然使用的是这种“同一动机重复”的思路,核心动机是23563,但是旋律谱写更多地用到了八分音符,听感上更加侧重抒情;同时,整体的音区也进一步扩大,旋律起伏更明显。在这张专辑里,这首歌的主、副歌层次感是比较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