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提到“神仙”这个词的时候,会不经意间将神和仙视为一个概念,但是,在道教中,神和仙之间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并且,基于神和仙概念的不同,还严重影响到了外来文化在中文语境中的翻译情况。
那么,“神”和“仙”之间的概念有什么不同,并且,这二者谁的地位更高?
这一切,还要各位看官听小编慢慢道来。
汉字:神与仙佛在先秦时代,神和仙的分野便随之产生了。
神这个字,左边是“示”,右边是“申”,加在一起可以理解成人所请示、申诉的对象。在先秦时代,佛教还没传入中国,道教也没有兴起,华夏先民所信仰的,多是原始宗教的延伸。而“神”对于先秦各国的君主来说,是自己所敬拜、祭祀甚至祈求的对象——比如历代皇帝所重视的“社稷”,其实指的就是社神和稷神——社神,指的是土地之神,而稷神,则是指粮食神。对于古代皇帝来说,土地和物产丰沃,才是帝国得以存活的必要条件。
再说“仙”这个字。单人旁加个山字——从字面理解,是住在山中的人。
人迹罕至之处,往往留给人无限遐想,因此古人认为,神仙可能住在山里,于是,用山和人来表示仙人的属性。财雄势大的古代皇帝,则相信茫茫大海中存在神仙住的海岛。
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其实依旧相信人迹罕至之处依旧存在神秘的力量:比如当代人虽然不再相信山里或者太平洋上住着神仙,但是,当代人却认为:地心世界存在,更相信宇宙深处存在着高智能生物,相信即便有一天,外星人和地心世界被证实不存在,也依旧会有人相信,平行宇宙里存在高智能生物。
最后说佛。佛,直接翻译成汉语,是觉悟的人。即:佛本身是人的一种。
秦汉时代的神、仙在秦汉时代,神和仙的概念可以用泾渭分明来形容。
对那时候的人来说,神是主管人间福祸的力量,甚至神的世界是人的世界的折射:比如人间有皇帝,天上则有天帝;人间有朝廷,天上则有天庭;人间有负责朝廷运作的百官,而天上也有负责具体事务的神官。因此,天子需要做到敬畏天(天帝)和地(社神)这两位大神,而百姓则要懂得敬畏一切鬼神。
而仙,则是具备一定神通,可以上天入地、长生不死的特殊人类。并且,人和神之间的鸿沟不可逾越,但是,人却可以通过服用丹药,而让自己成为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