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指的是关中平原么,中原指的是陕西的关中还是河南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4-12-19 11:26:01

文王访贤

崇侯虎向纣王打小报告,害得西伯姬昌被纣王囚禁,差点丢掉老命,当时的崇国成为商朝监视、制衡周的一颗棋子,周要发展、要克商,就必须解决掉家门口的这颗钉子。

《周本纪》:“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明年,伐犬戎。明年,伐密须。明年,败耆国。明年,伐邘。明年,伐崇侯虎。明年,西伯崩,太子发立,是为武王。”

关于西伯讨伐崇侯虎这场战争,《大雅·皇矣》中记载:临冲闲闲,崇墉言言。执讯连连,攸馘安安。是类是禡,是致是附,四方以无侮。临冲茀茀,崇墉仡仡。是伐是肆,是绝是忽。四方以无拂。

中原指的是关中平原么,中原指的是陕西的关中还是河南(5)

翻译过来就是:临车冲车隆隆而出,崇国城墙高大坚固。捕获的俘虏成群结队,战士们收割敌耳安详从容。祭祀天神求得胜利,招降崇国安抚民众,四方不敢侵我国中。临车冲车多么强盛,哪怕崇国城墙非常高大。坚决打击坚决进攻,把那顽敌斩*一空,四方不敢抗我威风。

由《大雅·皇矣》的描述来看,崇国当时是很强大的,战斗打的很激烈,最后周军取得了胜利。

中原指的是关中平原么,中原指的是陕西的关中还是河南(6)

周文王讨伐崇国,崇国被灭国。《诗·大雅·文王有声》:“既伐于崇,作邑于丰。” 周文王伐崇侯虎后自岐山周原迁此,并在此建都丰京,由此可见崇国应该在今西安一带,正处于关中平原的中心地带。《诗·大雅·文王有声》篇有:“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周武王即位后,由丰迁都镐京。周武王继位九年,起兵伐纣,建立起西周王朝。

1963年,何尊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贾村镇。在何尊的内底发现12行共122字的铭文。铭文中出现了“中国”两个字——这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出现,此前发现的殷商甲骨文卜辞里,“中”和“国”两个字都不曾见有连用。那么和尊铭文中的“中国”二字是什么意思呢?

以下是和尊铭文:唯王初堙(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逑(仇)文王,肆文王受兹大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或(国),自之乂民。’呜呼,尔有唯小子亡识,视于公氏,有庸于天,彻命敬享哉!助王恭德欲天,临我不敏。”王咸诰何,赐贝卅朋,用作□公宝尊彝。唯王五祀。

铭文中记载:周武王打败殷商后昭告天下,他说我住在中国,由此统治民众。在夏商时期,说道读音“中”国,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琮国,也就是崇侯虎的崇国,周武王所居住的镐京就建于琮国故地。

按照古时的习俗,几百年来,商朝官民都把关中核心之地(西安附近)称为琮国,按照习惯说法,周武王的镐京建于琮国故地,周武王应该说自己住在琮国才对,但琮国是周的敌国而且已经被灭,周武王就用中字代替琮,即没有改变琮国的读音,不会让当时的天下诸侯对周朝首都的地理位置产生歧义,又表达了另一层含义。

中原指的是关中平原么,中原指的是陕西的关中还是河南(7)

甲骨文——中

甲骨文的“中”字最初是用来表示竖立的旗帜,用于测定风向或在族群中作为徽帜。周武王把琮国换成中国,意思就是国家的中心,族群(民族)的中心。国家的中心那是什么?国都呀,就像民国时的南京,虽然地理位置不是中国的正中心,但却是民国的国都,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国即由此而来,它即标定了特定的地理位置——在原崇国故地,即今西安附近,又表达出这里是国家的首都的含义。

上面解释清楚了中国的含义,那么中原的含义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在商朝时期,经常会用方国的名来称呼某一块平原土地,比如周朝的发祥地——周原。在商朝之时,崇国所在的关中平原,按照当时的习惯称呼,应该叫琮原,周武王灭商之后,称呼自己所住的地方叫“中国”,那么周朝国都附近广袤的关中平原自然就叫中原了。

《诗经·小雅·吉日》是一首描写周宣王打猎并宴会宾客的诗。诗中第一次提到了中原:“兽之所同,麀鹿麌麌。漆沮之从,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

翻译为:寻找野兽聚集地,鹿儿成群野兽众多。把他们驱逐到漆水沮水河边,赶到天子的射猎区。遥望中原,地方广大物产富有。

中原指的是关中平原么,中原指的是陕西的关中还是河南(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