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风水文化中,无论住宅选址、选择墓地、布置公堂等等之类,往往都会讲究“左青龙、右白虎”。比如,风水师勘察墓地时,往往选择前方左右两边突起的地形,称之左青龙、右白虎,取其护卫之意;某些公堂的左右立柱上,往往左边绘制青龙、右边绘制白虎,以其镇压邪灵。
问题在于,为何中国出现“左青龙,右白虎”的文化,其源头到底何在?对此,河南发现一座6500年前的史前遗址,其中已有左青龙、右白虎的布局,即中华文明的确历史悠久,而且中间没有出现断层。
所谓“左青龙右白虎”,其实后面还有“前朱雀、后玄武”,而这四个神兽,属于古代天文学上的“四象”或“四灵”。根据史*载,“四灵”形成过程大致如下:
与古希腊浪漫式的仰望星空不同,中国古代是必须仰望星空。因为中国四季分明,不掌握农时的话,就难以发展农业,而通过“观象”掌握农时最为可靠,因此中国古人强调“观象授时”。
长期仰望观象过程时,古人将星空划分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区,三垣环绕着北极星呈三角状排列,外围是二十八星区,也即“二十八星宿”,每七个星宿被古人归为一个星象,就形成“四象”。
或是因为星象象形(“龙”字或源于星象的象形),或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古人将之神化,使用四种灵兽代表四象,于是出现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的说法。
至于为何将二十八星宿划分为四份,应与“二分二至”或东南西北四方相关,于是“四象”正好对应四方与四时,青龙又代表春季、朱雀为夏季、白虎为秋季、玄武为冬季。
其中,青龙星象的核心在于“大火星”,周易中说见龙在田、潜龙在渊等,还有周朝文化中的七月流火等,其实就是大火星位置在春夏秋冬时的变动,比如春季跃出地平线故而见龙在田,冬季隐而不见故而潜龙在渊。春季万物复苏,是一年之始,而此时青龙星象在东方,故而东方青龙,白虎主刑位于西方。
因此,住宅墓地公堂等的“左青龙右白虎”选址布局,都源于天文,这也是中国“天人合一”的文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