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无论主机、掌机还是PC,就和男人一样,都是消耗品。
继年初NS主机因疫情爆发而大涨特涨之后,近期随着3系显卡上市,以及PS5为首次世代主机进入发售倒计时,又一波倒买倒卖的硬件涨价大潮汹涌而来。
别看厂商们还在各大媒体上按部就班投放宣传物料,要把乏善可陈的首发游戏阵容铺张成满汉全席,还搬出PS5那庞然大物般的体积大秀存在感,一些老江湖还是颇为经验主义地提出首发主机容易存在质量问题,像是当年X360“三红灯”,PS3“死亡黄灯”,NDSL“断轴”等,如今回忆起来,仍令人心有余悸。所以按照黄历,首发宜观望,不宜冲。
看架势就知道是个莫得感情的*手
毕竟作为玩家,肯定不愿意看到主机或者周边控制器损坏而影响正常的游戏安排,更何况一旦出现状况,还要花钱去摆平种种疑难故障。但有些游戏偏偏就是带刀的护卫,带刺的玫瑰,你若运行,风险自担。接下来我们就请出这些历史上的成名“*手”,看看它们都有哪些*人不见血的绝活儿。
不说要论*手的效率,没有什么比得上压路机,就连爱情也不行
一、手柄*手——《KOF97》 《实况足球2000》
作为PS手柄寿命的最大敌人,《KOF97》和《实况足球2000》两款游戏看似八竿子打不着,但两者却见证了世纪之交那一代少年玩家们曾经燃烧的友情。前者平衡性崩溃犹如跑肚拉稀般一泻千里,像是大门五郎,克拉克等近身抛投型角色居然也能将不可防御的必*技带入到连续技当中(CAPCOM直到《街霸3 三度冲击》才在达成条件苛刻,且角色本身较为冷门的情况下勉强允许类似操作的成立),而格斗游戏按照常识没有平衡性就等于原地去世;相比之下,《实况足球2000》倒是更上一层楼,系列破茧而出已成定局。
KOF97背后特定时代的文化意义远大于游戏本身的实际素质
就是这样两部作品,不经意间占据了潮流和足球两大青少年文化制高点,成为了中学里玩家与非玩家的共同语言。因为次世代主机价格对于当时学生群体而言实在过高,大家要么去包机房,要么年级里谁家有主机就往谁家凑,一群大小伙子正值血气方刚,游戏时情绪高涨搓起手柄来都是力道加倍,所以折损也就加倍,加之组装手柄充斥市场,价格最低时只需十元左右,有的包机房老板甚至会专门把废旧手柄扔进一个大箱子里仅供“展示”,以证明自己店里高手云集,生意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