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火了,问题也随之出现,因为MHP必须用摇杆控制角色移动(在PS2的MH中,还要用右摇杆控制武器攻击,所以“魂小将”什么的还是洗洗睡吧),打起来又格外较劲,所以但凡PSP上怪猎累计时间超过200小时的玩家——熟悉MHP的朋友都知道,新人要么被大怪鸟老师劝退,要么迈过这道坎从猎物成为猎人——绝大部分都有过换摇杆的经历。
摇杆价格从几十到100多元不等,商家们也大都练出了熟练的换摇杆技术,比如我店里就会常备对应各种型号PSP的摇杆,其中PSP-1000型最容易更换,只要拆开主机上盖就行拧开两颗固定螺丝,再换上新的就行了;到了PSP-2000型,因为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要连同屏幕都拆下来,露出主板后才能更换,动手门槛也就更高;而PSP-3000型则要进一步处理排线。
这种带排线的是PSP3000型摇杆
后来3DS尽管硬件耐久度比PSP高出不少,但也依然有猎人因为常年辛勤狩猎,搓坏摇杆后花钱维修,所以MHR公布固然可喜可贺,但是一想到NS拉胯的摇杆质量,各位还是要在游戏本体之外,额外准备一笔手柄维护或更换的费用。
四、贴膜*手——《应援团》系列
《应援团》是NDS上一个素质极高的音游,连同初代的美版《节拍特工》在内(歌曲全部由日系J-POP更换成了欧美流行大金曲),共推出过三部作品。游戏全程摒弃按键操作,玩家通过用触摸笔在下屏进行点击,拉拽,旋转完成节拍同步。因为三部作品在选曲,谱面设计,燃属性与玩法之间高度契合,因此随着游戏难度提升,爽快感暴涨。
日版的中二番长到了美版就变成了节拍特工
具体到实际体验上,因为我国游戏市场中屏幕贴膜大都是组装货,起到一般保护作用问题不大,但在《应援团》的强度冲击面前体无完肤,往往玩过本作后屏幕就从镜面变成了砂纸,玩家不得不跑去店里更换贴膜。
至于为什么不选择“裸奔”,一来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向来有“爱惜东西”的优良传统,二来贴膜直到今天依然是便携数码产品的刚需配件。今天司空见惯的“钢化膜”虽然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痛点,但无论NDS还是3DS都已经退出江湖,没有了硬件土壤,续作也就无从谈起。
五、光头*手——盗版时代的盗版碟
盗版时代不仅有盗版碟,还有海量的盗版资源,前者伤光头,后者,嗯,还是留给未来去评判吧。说回正题,在PS和PS2流行的时代,国内主机市场上盗版是一种常态,直到PS4发售后,我才终于不太会听到“有没有PS3盗版盘”的客服咨询。
因为盗版盘普遍质量较差,玩家们除了为喜欢的游戏多买几张盘方便玩坏了更换以外,游戏杂志也会教大家“光头保养”(所谓光头,就是光驱里面用来读取光盘数据的那个透明部件,而不是为了变强改变的发型)的相关知识。比如用酒精擦拭光头,调节光驱以加大光头读取时的功率,实在方法用尽还是不能顺利游戏的话,就只能花钱更换了。于是乎,“换光头”成了那个年代主机维修的主要业务,玩家深恶痛绝的“翻新机”,也会在光头上做手脚以次充好,衍生出了“原装”“拆机”“翻新”等等市场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