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秋
战胜抑郁,我靠这“三个疗法”走出了心魔,同时也突破了自己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人,不管在任何疾病面前,都是脆弱无比的。
在人的一生中,与疾病抗争是我们人生旅途中很长的一部分时光,尤其是进入老年之后,疾病缠身乃是很平常的事情了。
作为现代这个社会,人类不仅仅要面临生理上的疾病,同时随着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类在面临生理疾病的同时,还要承受着或多或少的心理精神上的疾病。比如:“因为压力大,而焦虑到睡不着觉的人,又或者长期焦虑而得不到缓解的人,最终导致焦虑症、抑郁症爆发的人,在现在看来这类人,不在少数。
我们在面对这些疾病来临的时候,不管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精神上的,其实都是可以通过我们后续努力地治疗加之自己心态的调节,最终都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疗愈效果。只要不是什么晚期癌症和绝症,都是可以随着我们心态的调节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做到了及时止损,最后都会慢慢向好的方向发展,这是必然会发生的美好事情。因为我们要相信人体还有一套自我修复的强大机制。“而心态的乐观与豁达”,将是修复身体的良药,也是遏制疾病蔓延发展下去最好的天然药物。
就拿抑郁症来说吧!
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疾患,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抑郁症了。据不完全统计,光中国抑郁症患者就达到了一亿!
这是什么概念?
意思就是说每14到15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抑郁患者,可见抑郁的人真的是太多了,既然它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疾患,如此的普遍,那么为什么你身边没有看见有这样的人?在于抑郁症其实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病人由于有病耻感的缘由,而被藏了起来的缘故。
患上抑郁症的人大多数人都是有病耻感的,他们宁愿说自己有其它生理上的毛病,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有抑郁症,因为他们担心被人歧视或者当怪物看待,所以很多的顾虑在脑海里,而把自己深深的痛苦一面所掩藏了起来,但是往往这种顾虑的思维或者心理活动,其实对患者的恢复是很不利的。因为患者把自己的痛苦所遮掩了起来,那么必然会导致自己活得更加的紧张和压抑。
所以,我常常建议患者要顺其自然地去看待自己的问题,不以己悲,而是去原谅自己、宽容自己如今的遭遇和患病的事情,这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即:我并非鼓励患者要去大肆宣扬,而是以一颗顺其自然、淡定的心去看待自己的病情,别人知道了就知道了,不知道也不刻意去说,只让理解、关心你的人知道就可以了。这就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去面对抑郁症,所倡导的一种“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理念。
有时,患者让身边的人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反而换来的是一身轻。
事实上,只要患者坦然去面对,卸下包袱,就可以换来一身的轻松。这似乎就是一件很必然会成功的事情,越是看得开、看得远、放下所有的顾虑和担忧时,那么就越是有利于病情恢复的。
当然在治疗与疗愈抑郁症的阶段,对于重度的还是首选药物治疗控制,有了药物的基础辅助之后,那么患者就不会显得如此的痛苦绝望了,待到症状缓解了之后,那么患者完全可以按照以下这三种思维疗法,来帮助自己尽快脱离情绪心境低落、痛苦的苦海!
我自己本人就深有体会,在自己重度抑郁症的时候,一是在药物地帮助下,我逐步意识到了药物的帮助只是一个基础,对于我的情绪,躯体症状的缓解,顶多也就起到了一半的作用,但是有了这一半的作用,已经是相当了不起了。
毕竟抑郁症的爆发,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我们把自己的心结打开、把陷入在负面的沼泽地里的思维给扭转过来、纠正自己的认知系统等等,如果这些无法改造,那么我们就一直会行使在痛苦的道路上。
而在改造自己之前,自我的觉悟、觉知、觉醒是帮助我们脱离困境最至关重要的拯救意识了,可以说,真正帮助我们脱离苦海,摆脱抑郁症的,药物固然很重要,但是核心、关键问题在我们自己身上。
举个例子:“你在拉马车,使劲地拉上坡,而药物这时就好比推你一把的那个人而已”。
而接下来漫长的疗愈道路,需要你去重新塑造一个全新的自己,只有全新地把自己塑造一回,那么如此一来,你将可以真正地走向康复的大道。
那么如何来塑造一个全新的自己呢?
推荐所有抑郁症患者都可以积极地来自我尝试这三种思维的疗法,可以说这三种疗法,是迄今为止疗愈抑郁症最好的心理思维调整疗法,只要你用心去掌握,真正去做一个觉醒过来的人,那么你康复起来的愿望也就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