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松盆景枯萎的原因,不老松的盆栽养殖方法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5-02-28 18:41:49

南山不老松

《诗经》的《小雅·天保》有言“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耳熟能详的祝寿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中的“寿比南山不老松”,便是从此处引申而来的。这副对联不仅有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对生命永恒的赞颂,这其中尾联的“南山”所指何处,一直颇有争议,所争议的几个地点,贵港南山也位列其中。

不老松盆景枯萎的原因,不老松的盆栽养殖方法(1)

因为在贵港南山寺,有一棵被誉为“不老松”的绿植,它有着独特的生命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当地人心中的信仰和精神的寄托。其以“南山古松”之名被收录于光绪版《贵县志》中,曰:“南山古松,在南山寺洞门峭壁间,数百年来高仅尺余,四时常秀,人谓之不老松。”据载,这棵松树生长在南山寺洞门峭壁之间,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洗礼,却依然枝繁叶茂,四季常青。它的存在,正是对那句“寿比南山不老松”的最好诠释。

南山寺历史悠久,传说公元989年(宋端拱二年)建寺时,小松已在,但最早与之相关的文字记载却是在清朝同治年间才出现,首见于清代文人陈芝诰同治七年(1868年)的《游南山记》,其中描述了当时见到不老松的情景:“旋游殿外,寺僧指山半一小树,云是不老松,枝叶苍翠,经冬逾青,不枯亦不长,不知几许年物也。”又在光绪十六年(1890年)时,陈芝诰再次来到南山寺,写下了《南山七古》中的“菩提一树自娑婆,不老孤松出半绿。”此句更是将不老松的形象描绘得栩然如生,使其成为了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意象。

不老松盆景枯萎的原因,不老松的盆栽养殖方法(2)

最初南山寺不老松只是寺僧口中传说,随着陈芝诰的下笔记录之后,这株小松被载入地方志书。晚清时期,当地民众对不老松的传颂已广泛流传,此时它已不仅仅是一棵树,更是南山悠久的道仙文化和佛寿文化的象征。到了民国时,南山寺名僧印心禅师的“请看南山松不老,与天同寿万千年”诗句,可谓佛寿文化融合之佳作,不仅记录了不老松的神奇,同时也赋予了它更深的文化意义。现位于南山寺洞口旁,原来的不老松生长的峭壁之上,仍有清代摩崖石刻“不老松”三个大字,紧邻的是印心禅师《南山不老松诗》。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游客慕名而来,为不老松的神奇而感叹。他们写下的文章和发表的图片,使得南山寺不老松的名声迅速传播开来。

直至1963-1964年,地方连年大旱,不老松不幸枯萎。有的说法甚至认为,它可能被附近的村民拔走。从此,南山寺的不老松不再是现实中可以触摸到的存在,而成为了真正的传说。但据先辈目击者言:南山不老松实为文革时期遭梧州串流红卫兵拔除,云是“不老松”,其实为前辈僧人游海南岛,借舟车之便携带回来,在寺中种植的龙血树。此树在海口三亚一带多有栽植,别名不老松。

不老松盆景枯萎的原因,不老松的盆栽养殖方法(3)

尽管如此,南山寺的不老松依然活在人们的心中。这棵树,就像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个文化的传承,一种精神的象征,永远屹立在南山寺,见证着岁月的流转,诉说着无尽的传奇。它所代表的那份坚韧、文化的传承,将继续激励着后人。

————END————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侵即删[作揖]

原创不易,如果你也喜欢这篇文章,请点个赞哦[心]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