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体调节:
深呼吸:于安静处坐下或躺下,鼻吸 3 - 5 秒使腹部膨胀,嘴呼 5 - 7 秒使腹部收缩,每次做 10 - 15 组,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缓解紧张。
放松肌肉:从脚部开始,依次紧绷并放松各部位肌肉,释放肌肉紧张感,传递放松信号。
运动锻炼:定期慢跑,每周 3 - 5 次,每次约 30 分钟,促使分泌内啡肽改善情绪;或选择瑜伽,通过体式与呼吸练习达身心平衡。
- 心理调节:
改变思维方式:以积极自我对话替代消极想法,接受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专注于可控制之事。
注意力转移:焦虑时,将注意力从引发焦虑的事物转向看电影、读书、聊天等活动。
认知行为疗法(CBT):识别焦虑的思维与行为模式,分析想法合理性,用合理想法替代。
- 生活习惯:
保证充足睡眠:每天睡 7 - 8 小时,建立规律睡眠习惯,睡前避免电子设备,可泡澡或喝温牛奶助眠。
合理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 B、镁、欧米伽 - 3 脂肪酸食物摄入,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
时间管理:用四象限法则按重要和紧急程度排序任务,避免拖延,分解大任务,增强掌控力。
(图片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