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苗种选育。王克荣摄
黄鳝养殖要从选购苗种说起,主要分为野生捕捞和人工繁育两种。以人工繁育为例,采购活动能力强、无伤病、黏液丰富的优良品种的亲本,再进行一轮筛选,优中选优。“在育苗的环节中,亲本的质量尤其重要,因此每一条都是精挑细选的。”湖北黄鳝产业集团副总经理胡文浩说道。
与此同时,仙桃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守住一泓清水,坚持以绿色生态养出一条好鳝。
2022年,仙桃在网箱养殖的基础上开创了浮床养殖模式。简单来说,是在网箱的两侧以及底部加上浮筒防止黄鳝逃跑。浮床的进水可调节网箱入水的高度,不同养殖期网箱的深浅可自然升降,为黄鳝打造一张可移动、可升降的浮床。黄鳝的排泄物和未消化的食物残渣也可得到有效地清理,黄鳝的食欲也变好了。
“水质环境好,黄鳝的体质才会好。”浮床养殖技术的创始人田新虎表示,黄鳝不容易生病,就可以保证鳝鱼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沾任何的药物。
他进一步解释道,“这种生态养殖的方式利用沟渠水的流动性实行不定期换水,配合培藻、培菌以净化水质,杜绝使用任何沙星类药物。我们的鳝鱼全部是无抗生素的,所以跟传统模式相比,一方面保证鳝鱼的健康,另一方面黄鳝的产量也得到提升。”
田新虎坦言,一年的喂养周期从5月份开始投苗,到9月底上市,一年只花了五个月时间在养殖上面,剩下的时间还可以做其他的事情。
“生态养殖的黄鳝价格会高一些,因为成本高,但如果规模化养殖,这个成本就被平摊了。”在田新虎看来,长三角一些大城市更追求食材的品质,对黄鳝的品质也考虑得更多一些。
网箱养鳝。受访者供图
除了生态养殖之外,仙桃还一直致力于探索更加高效的养殖模式。
稻虾鳝综合种养是一种“一田三用,一水三收”的模式,主要是在稻田的两边挖上沟渠,在沟渠里面养殖小龙虾和黄鳝。
近年来,稻虾模式在湖北中部地区发展比较迅猛,而稻虾鳝模式则是稻虾的升级版,如今在整个仙桃市大力推进。
“农田如果只种水稻,经济效益会比较低。“祥宇种养专业合作社总经理陈新台回忆道,有一次他发现捕捞的小龙虾中夹有黄鳝,但数量很少。当时他突发奇想,想试验一下是否可以虾鳝共生,经过三年的研究、摸索,稻虾鳝模式终于取得突破。
陈新台说,“一年可以收三季,一季水稻、一季小龙虾,一季黄鳝。这种模式投入小,几乎不需要管理,除了苗种的成本外,没有额外的费用。在保持粮食种植的情况下,一亩地小龙虾与黄鳝的收入加起来能有4600元,较传统的种植稻谷增加效益3-5倍。”
小龙虾4月份投苗,5月中旬开始起捕,捕大留小。6月种植水稻,7月份开始投黄鳝苗,随后黄鳝进入冬眠状态。到了次年3月,去年没捕捞完的小龙虾所产的卵成了黄鳝的口粮,黄鳝还会吃食小虾以及残肢,因此不需额外投饲料。稻虾鳝的重点是要控制好黄鳝的密度,如果量过大就会使小龙虾减产。因此投放的比例需要经过精确的计算。“龙虾卵替代了饲料,听上去品质更好,很多人会首选稻虾鳝模式生产的黄鳝。”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官网曾发文提到,稻虾鳝模式可充分发挥稻、虾、鳝等各自优势,加大彼此间的共生互利关系,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和谐持续健康发展,解决了传统模式中存在的多个问题,有效提升稻田的综合效益。
8月22日,仙桃市委*孙道军在调研黄鳝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时提出,要加快形成“种苗供全国、成鳝销全球、价格定全业”的发展格局;要抢抓时间节点,加快工作进度,精心打造“种、养、加、销、安”全产业链展示场景,宣传推介“仙桃黄鳝”区域公用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 2024年仙桃黄鳝消费季系列活动将从9月初持续至11月底,其中,核心项目“仙桃黄鳝美食擂台赛”将于9月21日举办。届时,现场将开展技艺大比拼、楚菜大师秀绝活、仙桃特产展示展销等6项活动,让观众和游客共享仙桃的魅力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