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用酱油的历史相当悠久,西周时期,人们用肉类、鱼类发酵制成 “醢”,这便是早期酱油的原型,和如今的鱼露有些相似。后来民间发现用大豆、小麦等粮食制作酱油,成本更低,味道也更好,从此酿造酱油便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中式烹饪的关键调味料。
如今在厨房的调味架上,生抽和老抽总是占据着显眼的位置。它们都是酱油家族的重要成员,可你知道 “抽” 到底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生抽适合提鲜,老抽适合上色?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底。
“抽” 这个词源于广东佛山的古酱园,与酱油的传统酿造工艺密切相关。在过去,制作酱油时需要将大豆、小麦等原料经过长时间的晒制和发酵。在这个过程中,工匠们会用竹制的工具从酱缸中 “抽取” 酱油原液。而 “生抽” 和 “老抽” 的区别,就在于抽取的时间和工艺。
生抽:酿造时间较短,一般在 6-12 个月。它是直接从发酵成熟的酱醅中抽取的第一道酱油,颜色较浅,呈红褐色,味道咸鲜,富含氨基酸,主要用于提鲜,适合凉拌、炒菜等需要突出食材原味的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