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冲突到和解,我和青春期女儿的相处之道:战胜孩子其实已经输了。
我是一位资深母亲,也是一位心理咨询师,我以为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但是在女儿进入六年级后,我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和困惑。
原来,女儿已经不再是那个乖巧听话、渴望学习、喜欢与我分享心事的小女孩了,她变得叛逆、冷漠、自私、懒惰,对我说话总是冷嘲热讽,对学习也不再上心,对一切都毫不在意。
我不明白她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跟她相处,我觉得自己像是被她的青春期撞了一下腰,疼得直不起身来。
每当我想跟她沟通,她总是用一副无所谓的表情回答我:“你懂什么?你管得着吗?你别烦我好吗?”
每当我想给她建议,她总是用一副鄙夷的眼神看着我:“你知道什么?你有什么资格说我?你自己先做好吧。”
每当我想给她关爱,她总是用一副厌恶的姿态推开我:“你别碰我好不好?你给我点空间行不行?你就不能让我自由一点吗?”
每次这样的对话都让我心如刀割,泪如雨下。
我觉得自己失去了女儿,也失去了自信。我开始怀疑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正确,我开始寻求各种资料和专家的帮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合适,我开始尝试与女儿沟通和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发现了自己与女儿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也逐渐改变了自己的认知和行为。
最终,我与女儿建立了一种新的相处之道,让我们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亲密、信任。
当我意识到我跟女儿关系出了问题,我便开始翻出之前买的《儿童教育心理学》的书认真阅读,发现自己对青春期孩子有着很深的误解。
青春期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也最复杂的阶段 ,它涉及到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变化。在这个阶段,孩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比如身体发育、性别认同、情感波动、人际关系、价值观念等等。这些问题和困惑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也会影响他们对自己和外界的认知和评价。
因此,青春期孩子需要更多的理解、支持、鼓励和引导,而不是批评、指责、干涉和控制。
我回想起自己的青春期,也曾经经历过类似的困惑和挣扎,也曾经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尊重,而不是一味的管束和斥责。
我意识到,我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和眼光来看待女儿,我不能用自己的经验和期望来要求女儿,我不能用自己的方式和方法来教育女儿。
我要站在女儿的角度,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她的心情,尊重她的个性,理解她的选择,支持她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