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梦想管理体系,包括目标清单,微梦想清单和遗愿清单等。
日程管理适用于安排每天的生活,而在想要去实现一个大梦想时,可以使用“微梦想清单”来分解梦想,同时量化目标。
只有将细小的部分都无微不至地做好,dream list才能落地,否则梦想只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出现在自己的新年愿望里。
“如果在你的墓碑上只能写一句话,你会写什么?”
如果你的一生是一部电影,前半段已经平淡无奇地演完,后半段里,你想要什么情节,是平淡还是跌宕?
想象一下自己可以有多么狂野,敢到达什么样的边界。
如果你已经幻想出了未来你想要完成的事情,那就把这些画面和情景在手帐本上具体描述,还可以贴上图片,或许这就是你想要的一生。
人阅读图片要比文字快,记忆也更牢固。
对于学习和思考,最有用的就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最重要特点是——实用为主,美观为辅,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①中心词:即思维导图的“主题”。
②二级分支:“主题”展开的各部分“次级主题”。
③三级分支:“二级分支”的具体内容和细节。
你还可以继续细分和展开,会出现四级、五级等分支。
思维导图可以分为输入和输出两类。
上课、阅读、听分享课时画的都是输入类思维导图,是随着内容的展开推进的。
你需要跟着听课的节奏,注意听讲课者强调某个关键词,或者随着阅读的节奏,注意书中某个部分的标题,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画思维导图的层级步骤。
包括:主题,二级分支,三级分支等。
第二步,完善和美化思维导图 。
思维导图画完之后,可以用笔对各分支进行修饰美化,对关键词进行描黑、上色等强调处理。
第三步,检验输入知识的成效。
教是最好的学。
你是否真正理解了通过思维导图记录的知识?
有一个很好的检验方法——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向别人讲述本次学习到的东西。
如果可以,那就说明你完全理解了这些知识。
输出类思维导图和输入类不同。
输入类的记录对象,是听到或读到的知识和内容,你是跟着对方的节奏在走的;而输出类思维导图的记录对象,是你自己的想法。
因此你可以自己决定中心词,再以其为核心展开,你需要更加关注条理性。
第一步,建立框架。
画输出类思维导图的过程就像建房子,先用钢筋水泥把房子框架搭建好,再进行装修和美化。
第二步,完善框架。
这一步,你要根据输出的内容,对每个分支部分进行延伸。
画好思维导图后,你还可以美化一下。
第三步,检验输出成效。
这一步和输入类思维导图的最后一步差不多。
即检查成果——用你自己的话,把整个思维导图的内容结构复述一遍。
万物皆可手帐。
使用多少本子并不是关键,牢记自己记录手帐的最初目的,剔除不必要的*,将已有手帐本发挥出最大魔力就足够了。
手帐是工具,并不是目的,当记录和规划已经变成一种生活习惯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对生活更有掌控感和安全感。
手帐这件事不是偶尔的习惯,而是需要你持续用心对待的生活方式。
它能不能改变人生也许没人知道,但它一定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如果感兴趣,也推荐你继续阅读这本书。
关注 每个思想,都会发光!读书提升认知,知识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