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叶怎样煮是绿色的,其实煮粽子叶也是有诀窍的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5-04-14 07:32:13

海都记者找专家进行实验,粽叶浸泡过硫酸铜,煮后仍碧绿如初,而新鲜粽叶煮后会变黄

N海都记者 陈燕燕/文 马俊杰/图 实习生 杨海英

端午将至,最近朋友圈流传一个说法:市面上有一些粽子,包好后粽叶碧绿鲜亮,高温蒸煮后,仍碧绿如初,卖相很好,很受欢迎。但这种粽叶可能是被硫酸铜浸泡过,容易导致铜含量超标。

昨日,记者邀福州环保职业中专的高华老师,一起做了一组实验,发现新鲜粽叶经过高温蒸煮,颜色会变黄;而粽叶浸泡在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再高温蒸煮,粽叶仍是绿油油的。

实验工具

新鲜粽叶若干,硫酸铜1瓶,

脸盆、烧杯、电炉各2个

粽子叶怎样煮是绿色的,其实煮粽子叶也是有诀窍的(1)

左边一盆是清水,右边一盆加入了硫酸铜

粽子叶怎样煮是绿色的,其实煮粽子叶也是有诀窍的(2)

浸泡后的粽叶,分别放入水中模拟煮粽子

粽子叶怎样煮是绿色的,其实煮粽子叶也是有诀窍的(3)

硫酸铜溶液浸泡过的粽叶,煮后仍青绿,清水浸泡的粽叶煮后发黄

实验粽叶泡硫酸铜煮后仍绿油油

在福州鼓楼的一个农贸市场,记者买到一扎新鲜粽叶,看上去颜色鲜绿,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记者用纸巾擦拭粽叶,纸上并未留下染过色的痕迹。

在实验室,高华找到两个塑料盆,在1号盆中倒入2升清水,2号盆中倒入2升清水后,又倒入一瓶盖的硫酸铜,搅拌均匀后,2号盆的水很快变成了蓝色。

高华将粽叶分别放入这两个塑料盆中,浸泡30分钟。

浸泡后,高华捞起粽叶,分别放入两个烧杯,放在电炉上蒸煮,模拟煮粽子。

大约10分钟后,记者透过透明的烧杯,可以清楚地看到,两种粽叶开始出现了不同变化:被清水浸泡过的粽叶慢慢变黄,被硫酸铜浸泡过的粽叶却碧绿如初。

熬煮20分钟后,记者捞起粽叶,发现明显的变化:只是用清水浸泡的粽叶变成了黄褐色,烧杯中的清水变成了浓浓的黄色,仍带着粽叶的清香。

用硫酸铜浸泡过的粽叶依然鲜翠欲滴,而烧杯中的清水仍然清澈,粽叶的清香却变得很淡。

提醒买粽子 别光看“颜值”

朋友圈流传的网帖称,夏季天热,粽叶又经过长途运输,时间一长就会发黄,一些不法经营者为保持粽叶新鲜诱人,可能采取化学染色手段,在浸泡粽叶时,加入工业硫酸铜和工业氯化铜,这样一来,不仅运过来的粽叶是鲜绿色的,煮后的粽叶也是鲜绿的。

高华说,通常高温蒸煮后,叶绿素很容易溶解,因此,粽叶会变成深绿偏灰黑或淡黄色。但叶绿素和硫酸铜、氯化铜等工业原料中的游离铜离子结合后,可以生成叶绿素金属络合物,这是一种较稳定的物质,因此,经过硫酸铜浸泡的粽叶,高温蒸煮后不易变黄。

她建议,市民选购粽叶、粽子,不要追求外表的鲜亮,不要在路边摊点购买,最好到正规超市、食品店购买;选购有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的粽子为佳。购买真空包装粽子时,由于粽子的尖角容易刺破软包装材料,一旦破损,细菌就可能侵入,引起粽子变质,因此,挑选时要注意观察包装袋是否有破损、漏气或胀袋等。食用时,若感到口味不正,建议停止食用。

科普一下硫酸铜有一定毒性

高华说,硫酸铜是一种蓝色透明晶体,多用于*菌消毒,有一定的毒性,它对胃肠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如果用硫酸铜泡过的粽叶包粽子,很容易把附着在上面的物质渗透到粽子中,通过食用进入人体内,可能危害健康。

编辑:李帅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