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猪苓,别名豕零、猪苓花、猪粪菌、猪灵芝、猪屎苓、猪茯苓等。在植物分类学上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多孔菌科,猪苓属。
准备椴木:适用于栽培猪苓的树种很多,如枫树、榆树、青冈树、小橡子、栓皮栎、白桦、红桦等,只要能长蜜环菌的树种,直径在10em左右的都可以用。砍伐后锯成60em长的段,晾10~ 15天,失水分20%~ 30%,每隔3 ~ 5em砍一鱼鳞口,材粗的砍4排,材细的砍3排。
培养菌材:取生长健壮的蜜环菌菌种,采用坑培菌材法,挖坑深50cm、长70em、宽70em,底层放5根新材、2瓶蜜环菌种,上层放6根新材,覆盖腐殖土10~ 15em。培育时间以6-7月最好,3个月后即可发好菌。
菌材取用:一窝菌床可用来栽培两窝猪苓。栽培时把菌床挖开,上部6根菌材 取出就近栽一窝,下部5根菌材在原地栽--窝,也可用栽过天麻的旧菌材和菌床直接进行栽培。
选择种苓:作种用的猪苓菌核通称种苓。可用人工栽培的新菌核选择菌龄短的小黑苓或灰苓,白苓不能做种。选好后掰成核桃大小,长短2 ~ 3em作种苓,或用新长的突起的苓头作为种苓。也可从采挖的野生猪苓菌核中挑选幼嫩及未腐朽的个体掰成小块作种。窝用量500g左右。
蜜环菌准备:在提前没有培养蜜环菌棒的情况下,选用纯菌种、新菌棒、猪苓种三下窝的方法进行栽培。选择符合下列条件的小菌枝做栽培种:
①菌丝生长旺盛、粗壮均匀有力,菌丝紧贴每根小菌枝,长满后整个瓶内形成一个菌枝团,剥开小菌枝,树皮下有白色蜜环菌菌丝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