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蒜作为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种植和消费市场。而在东方大国,大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蒜霸”。随着人们对饮食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大蒜的市场需求也在逐年攀升,这给蒜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要想在大蒜种植中获得丰收,离不开科学的种植技术,而拔蒜苔作为大蒜种植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其操作方式直接影响着大蒜的产量和品质。
近期,一项针对大蒜种植的调研发现,许多蒜农在拔蒜苔时并不采用传统的手工拔除方式,而是直接使用刀具对蒜苔进行割除,这种看似省力的方式却给蒜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减产问题。根据研究数据表明,采用刀割方式拔蒜苔的蒜田,平均减产幅度高达26.8%,而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减产幅度甚至可以达到34.5%。
那么,为什么刀割拔蒜苔会导致如此严重的减产呢?刀割的方式会直接切断蒜苔的茎杆,而茎杆内含有丰富的维管束,这些维管束负责有机物的运输,一旦被切断,就会影响到大蒜的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导致蒜头的干物质积累量减少。据研究表明,刀割处理的蒜头干物质积累量相比于手工拔除的蒜头,减少幅度高达19.3%,这无疑给蒜农的减产问题雪上加霜。
除了直接导致蒜头减产外,刀割拔蒜苔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后果,那就是容易引发病害。刀具在割除蒜苔的过程中,会给蒜杆留下明显的伤口,而这些伤口恰好成为了病原菌入侵的“温床”,一旦病原菌通过伤口进入到蒜杆内部,就会引发各种病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