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相似与区别
锚头蚤以头部的"锚头"插入鱼的鳞片下,用似"锚头"的口吸器叮入鱼体内吸血供养自己,寄生处鳞片往往脱落,出现溢血的红斑。这是锚头蚤寄生后最明显的特征。鱼身鳞片上有血点或血斑出现,它和我们早已认知的"出血病"或者充血症状相似或雷同,有时可能会误认为是出血病。出血病或者充血症状是连片呈现,锚头蚤的红斑大多呈点状或者斑块状显现。
(鲫鱼锚头蚤病:体表红斑或斑点)
(鲫鱼体表出血或充血症状)
锚头蚤虫体可以寄生在鱼体的各部位,起初呈白线头状(幼虫阶段)随鱼游动。有的虫体上长有棉絮状青苔,往往被误认为是青苔的苔丝挂在鱼身上。锚头蚤虫体寄生处四周组织常红肿发炎,同时靠近伤口的鳞片被锚头蚤的分泌物溶解,腐蚀成缺口。如果是只见红斑不见虫体,可能是锚头蚤还处于幼虫期。
(鱼尾部寄生锚头蚤虫体)
五、发育特性
锚头蚤先排出的虫卵孵出无节幼体,经过5次蜕皮变成桡足幼体,桡足幼体再蜕4次皮,需要3-4天,当锚头蚤在第五桡足幼体时,达到性成熟,在鱼体上交配后的雌性锚头蚤寻找合适的寄主,开始寄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