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锚头蚤成虫形态判断区分:在*灭锚头蚤时,实际上是*灭水中的幼虫,对成虫很难*灭。因此观察判断成虫的形态来判断水体中幼虫,根据虫体的生活史,采取针对性的*灭。
童虫状如细毛,无卵囊,寄生在鱼体上的部位出现血斑。
壮虫身体透明,可见体内墨色的肠蠕动,卵巢在肠道两侧占显著位置,其身体后端常带有1卵囊,用手拨动虫体时可以竖起。
老虫身体浑浊,变软,体表常着许多累枝虫。

锚头蚤的生活史分为无节幼体(幼虫期)、桡足幼体(成虫期)和老虫期共三个阶段。锚头蚤在第5桡足幼体时期进行交配,一生仅一次。当环境水温在18-20℃时,自卵囊孵化至第1桡足幼体共需5-6天;水温在25℃左右时则需3天;当平均水温高达30℃时,只需3天时间。

(鲫鱼体表红斑---锚头蚤幼虫,己附体的幼虫)
六、*虫难度
平时我们*灭锚头蚤之所以难,就难在于长成成虫或是壮虫后的锚头蚤,其锚头头部深入鱼的鳞片下的肌肉内,大多数的药物很难透过鱼体再进入锚头蚤体内,这就是导致锚头蚤难*的根本原因。
锚头蚤一旦爆发很难控制,很容易反复复发。有人提出了感染锚头蚤痊愈后的鱼体可以获得免疫,其实不然,经过多年的实践中发现,发病后的鱼体第二年仍会或完全可能又会发生寄生,"免疫"之谈是无从谈起的。
处于壮虫阶段的锚头蚤,"锚"头部深深插入鱼体里面,露在外面的只是虫体的躯干体节。据有人试验,此时即使采用高浓度*虫剂浸泡,浸泡到鱼都难以忍受时,也不一定能够*死寄生在鱼体身上的锚头蚤。

(壮虫阶段的锚头蚤)
七、*虫用药次数
针对锚头蚤生活史的薄弱环节用药方能有效,其薄弱环节无疑就是处于还没有附身鱼体,仍在自由生活阶段的无节幼体或者桡足幼体。因为一旦锚头鳋寄生到鱼体上,无论是处于“幼虫”、“成虫”还是“老虫”阶段的虫体,由于虫体已经深深地入侵到鱼体肌肉内,已不受外界干扰。因此,泼洒的各种药物实际上是很难以对其产生作用的。也就是说,泼洒各种*虫药物的目的,并不能*灭鱼体上的成虫,而只能*灭正处于自由生活阶段的锚头蚤幼虫,控制其继续繁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