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这座充满烟火气的城市,大街小巷里藏着数不清的美味小吃。这些小吃不仅是福州人的心头好,更是外地游客了解福州文化的一扇窗口。今天,就来给大伙唠唠福州当地人强烈推荐的 10 种特色小吃,保准好吃不贵,来了福州可千万别错过!
肉燕肉燕可是福州小吃的 “当家花旦”,有着独特的制作工艺。它的皮不是普通的面皮,而是用新鲜的猪肉反复捶打,加上适量的红薯粉制成的。这捶打可是个力气活,得把猪肉打得细腻如泥,才能做出薄如纸张、富有弹性的燕皮。制作馅料时,选用新鲜的猪肉,剁成肉末,加入适量的葱花、姜末、盐、生抽、蚝油和少许白糖调味,搅拌均匀。接着,取一张燕皮,放入适量馅料,轻轻捏合,一个小巧玲珑的肉燕就包好了。煮肉燕也有讲究,水开后放入肉燕,煮至浮起,再加入少许盐和鸡精调味,撒上葱花和紫菜,一碗热气腾腾、鲜香四溢的肉燕就出锅啦!吃的时候,先喝一口鲜美的汤汁,再咬一口 Q 弹的燕皮和鲜嫩的肉馅,那滋味,别提多美了!肉燕在福州文化中寓意着团圆和吉祥,常常出现在各种重要的节日和宴席上。
鱼丸鱼丸也是福州的招牌小吃之一。制作鱼丸,首先要挑选新鲜的海鱼,像鳗鱼、鲨鱼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将鱼肉剔下,洗净后用刀背反复捶打,直到鱼肉变成细腻的鱼泥。这捶打的过程不仅能让鱼丸口感更加 Q 弹,还能释放出鱼肉的鲜美。接着,在鱼泥中加入适量的盐、蛋清、淀粉和少许清水,搅拌均匀,让鱼泥上劲。制作馅料时,一般选用猪肉,剁成肉末,加入适量的葱花、姜末、盐、生抽、蚝油调味。取适量鱼泥,搓成圆球,再用手指在中间按出一个小窝,放入适量馅料,然后将鱼泥慢慢收口,搓成圆形,一个鱼丸就做好了。煮鱼丸时,水要宽一些,水开后放入鱼丸,转小火煮,煮到鱼丸全部浮起,再煮 2 - 3 分钟就可以了。鱼丸吃起来口感爽滑,富有弹性,咬一口,鲜美的汤汁瞬间在口中爆开,那浓郁的鱼香和肉香交织在一起,让人回味无穷。在福州,鱼丸还有 “余丸” 的谐音,象征着年年有余,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
锅边糊锅边糊是福州人早餐的最爱之一。它的制作方法独具特色,先准备好大米,提前浸泡 3 - 4 小时,然后磨成米浆。接着,准备一些配料,像虾仁、蚬子、香菇、白菜、葱花等。在锅里倒入适量的清水,放入虾仁、蚬子、香菇等食材,煮出鲜味。然后,将米浆沿着锅边慢慢倒入,让米浆贴在锅边,形成一层薄薄的米糊。等米糊稍微凝固后,用铲子将其铲入锅中,与其他食材一起煮。再加入适量的盐、鸡精、生抽调味,撒上葱花和芹菜末,一锅香气扑鼻的锅边糊就大功告成了。锅边糊口感软糯,汤汁鲜美,搭配油条或油饼一起吃,那叫一个绝!在福州,锅边糊的历史悠久,据说与戚继光抗倭有关,是福州人智慧的结晶。
芋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