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颅内扩展的鼻皮样囊肿增加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风险,应手术切除。传统观点认为需行颅骨切开术,通常为分期手术。
现认为,对于侵及颅底或轻微累及颅内的病变,可通过到达颅底的内镜辅助微创手术 直接鼻切开或开放性鼻成形术(即从鼻尖掀翻至鼻背)治疗。
今天又是收获知识干货满满的一天呢,快去看看你或你的小伙伴有没有这些小洞吧~还想知道哪些身体奥秘,欢迎留言评论嗷~
〔参考文献〕
[1]周萍, 陈金辉, 黄婷,等.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研究进展[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9(5):4.
[2]朱雅颖, 李辰龙, 施宇轩,等.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诊治进展[J].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9, 019(001):11-15.
[3]王栋, 罗五根.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走行观察与手术治疗[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0, 18(4):4.
[4]韦明壮, 罗绮宁, 黄嘉韵,等. 感染耳前瘘管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1, 19(1):5.
[5]韦明壮, 罗绮宁, 黄嘉韵,等. 感染耳前瘘管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1, 19(1):5.
[6]Glenn C Isaacson, MD, FAAP.先天性鼻异常.UpToDate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更新于2022年05月23日
由「皮肤科杨希川教授」原创,旨在为读者科普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如有皮肤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策划团队〕
策划/编辑:Fanny 责编:Yellow&jina 审核:李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