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犯困,从科学角度看,这是身体一系列生理变化导致的结果。大家想想,当我们饱餐一顿后,消化系统瞬间忙碌起来,胃肠道像个勤劳的工人,开始努力工作,分解、消化食物,吸收其中的营养。为了让胃肠道能高效运转,身体会巧妙地调整血液分配,大量血液迅速流向胃肠道。这就好比一场资源的重新调配,胃肠道成为重点 “照顾对象”,得到了充足的血液供应。
可这一调整,大脑就有点 “委屈” 了。流向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大脑进入了短暂的 “缺血、缺氧” 状态。就像一台电脑,当电力供应不足时,运行速度会变慢,大脑也是如此,开始变得昏昏沉沉,困倦感随之而来。这种大脑供血变化导致的困倦,是饭后犯困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当你吃得过饱,或者食物中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含量较多时,血液分配的变化更明显,困倦感也会更强烈。
神秘激素,影响你的饭后状态
除了血液分配,身体里的一些激素也在 “捣乱”。胆囊收缩素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它是由人体小肠分泌的一种激素,堪称身体的 “饱足信号员”。每当我们进食后,胆囊收缩素就开始发挥作用,它会激活大脑中负责睡眠的区域,让我们产生浓浓的困意。尤其在饭后两小时,胆囊收缩素的含量明显上升,要是这顿饭吃了很多高脂肪食物,它的分泌就更旺盛,饭后的睡意也就更浓了。
还有一种激素叫食欲素,由下丘脑分泌,它的作用可不少,调节进食、睡眠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都有它的份,对维持 “血糖稳态” 也至关重要。当我们进食后,随着进食量增加,食欲素水平逐渐降低。而食欲素水平低下时,人体就容易感到困倦。饭后血糖升高,食欲素含量降低,双重作用下,困意自然更强烈。
另外,血糖升高会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胰岛素不仅能降低血糖水平,还会促进蛋白质合成为色氨酸。色氨酸进入大脑后,先形成 5 - 羟色胺,进而转化为褪黑素,大家对褪黑素应该不陌生,它可是著名的 “睡眠激素”,分泌增多时,人体就像被按下了 “睡眠开关”,困意汹涌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