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若本身存在糖尿病、低血糖、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饭后犯困的情况会更为明显,甚至伴随头晕、心悸、手抖等症状,这可不是单纯的“饭困”,而是身体在向你求救!
如何判断自己是单纯饭困,还是身体出了问题?若是仅仅饭后稍感困倦,休息片刻便可恢复,且无其他不适,多半是正常生理反应。
但若饭后困倦严重,且伴有头晕、心悸、乏力、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就需警惕是否存在脾胃虚弱、血糖异常、甲状腺功能低下等问题。
尤其是长期饭后困倦,并且日渐加重者,务必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查明病因。
既然问题多半出在脾胃,调理脾胃,扶助阳气,便是关键!
第一,饮食调整——少食肥甘厚腻之物,避免过量碳水化合物,尤其是高糖、高脂食物。可适量多食健脾养胃之品,如山药、薏苡仁、莲子、茯苓等。
第二,作息规律——熬夜伤脾,久坐不动亦损脾气。每日适量运动,促进气血流通,可有效改善饭后困倦。
第三,茶饮调理——脾虚者可用陈皮、茯苓、山药泡水饮之;气血不足者,可加黄芪、党参以补益气血;若阳虚较重,可佐以肉桂、干姜温补脾阳。
第四,按揉穴位——饭后轻揉中脘、足三里,有助消化,健运脾胃。尤其是足三里,古人称其为“长寿穴”,每日按揉,可助阳气生发,改善饭后困倦之症。
第五,谨防疾病——若已出现血糖异常、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病症,应及时就医,切勿拖延。
结语
饭后困顿,看似寻常,实则暗藏玄机。若是偶尔犯困,尚属正常,但若长期如此,且伴随其他不适,便需提高警惕,不可掉以轻心。
养护脾胃,扶助阳气,调整饮食作息,方能避免饭后困倦之苦,真正做到“吃得香,精神好”!
参考文献
1. 《黄帝内经》
2. 《中医脾胃学》——李杲著
3. 《中国食物成分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 《现代医学营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5. 《国内外关于饭后血糖波动与脑部供血研究综述》——中华医学会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