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anus宣传视频中包括了3个案例。其一是给Manus上传含有10份候选人简历的压缩包,要求Manus帮助筛选简历,Manus在分析指令后会打开一个虚拟机对压缩包进行解压缩,阅读所有简历,然后提供排名建议,并能在用户的要求下生成表格文件,其执行过程通过可视化图形用户界面展示。
第二个案例是寻找房产标的,Manus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在虚拟机中打开房产销售网站,筛选符合需求的标的。
第三个案例是分析股票,Manus可以打开Python进行分析,并生成HTML网页文件。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个例子均可以通过ChatGPT、Claude等大模型及基于这些大模型AI代理产品完成。不过,Manus将文档阅读、网页浏览、运行Python代码等执行过程,通过虚拟机图形用户界面在传统AI对话框的右侧进行了展示,十分可观,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情绪价值。
有科技评测技术人员表示,Manus的核心技术突破在于其“多智能体系统”,即它能通过调度中心动态,调用不同领域的专用大模型(如GPT-4、Claude、DeepSeek等),结合任务需求选择最优模型,“这种架构解决了单一模型‘能力局限’问题,例如在金融分析中调用擅长数据推理的模型,在文案生成中调用语言模型,从而实现任务执行的精准性和专业性。”
另一方面,该测评人员也看到,Manus能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深度学习模型,如“行动代理”一般将用户模糊的指令自动拆解为标准化工作流,“这一过程无需用户手动设计流程,直接通过对话驱动,极大降低了使用门槛,解决了传统Agent需人工构建的痛点。”
“Manus是一个很好的产品,但并不是一项技术突破。”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秦增益表示,Manus主要遵循预定义的流程来执行任务。这个预定义的流程将显著限制系统的上限性能,即使短期内它确实使系统运行得更好。在相对受限的环境中工作,在某种程度上介于浏览器级和操作系统级之间。在预定义的软件工具之外,它无法工作。例如,它无法控制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实际上,许多软件都在Manus的工具箱之外。
背后团队来自中国
公司成立不满三年
据报道,Manus系初创公司BUTTERFLY EFFECT(蝴蝶效应)推出的C端产品。
蝴蝶效应国内关联企业北京蝴蝶效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4月20日,当时*和法定代表人均为肖弘。
2023年3月10日,该公司*和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冯琼花。两个月后,薛凤英成为新进*,注册资本由100万元增资为125.133万元。当年7月,蝴蝶效应在武汉设立分公司。
据介绍,蝴蝶效应在2024年秋天完成了A轮融资,已获得多家头部基金的投资。
其创始团队包括肖弘、季逸超等连续创业者。肖弘是蝴蝶效应创始人,他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曾创办夜莺科技,专注于微信生态的应用研发与推广,获得过腾讯等数亿元人民币战略融资,产品包括壹伴助手、微伴助手等。
BOSS直聘显示,蝴蝶效应共有46个招聘岗位,工作地点大多在其总部武汉,月薪范围在4000元至4万元不等,其中薪资最高的岗位为Linux内核研发工程师、虚拟化研发工程师,薪资最高达4万元,但截至目前并没有人工智能模型研发岗位。
由此可判断,Manus底层由其他大模型驱动,通过在Linux容器中执行相应任务实现,其背后主要依赖的还是大模型的能力。
另外,据报道,Manus AI的创始人肖弘,2015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在校内便加入了该校启明学院创新团队,成功开发了华科版微信校内漂流瓶和微信上墙等功能,迅速走红校内外。
毕业后,2015年创立夜莺科技,推出壹伴助手和微伴助手,服务超200万B端用户,获腾讯、真格基金等数亿元战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