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根本不相信淮山可以冬种夏收,你看,这刚从土里挖出来的淮山还蛮大个的。没想到家里冬季闲置的土地能充分利用起来种淮山,半年时间有几万元收入,真是天大的好事。”隆安县那桐镇大滕村农户刘有章举着沾泥带土的淮山喜滋滋地跟记者分享他增收的喜悦。
近日,来自广西区内的专家组对广西农科院韦本辉团队首创的淮山冬种夏收栽培技术示范项目进行测产验收。顶着烈日,专家严格按照要求现场挖薯过秤测产验收。结果显示,示范项目淮山亩产达1087.8公斤,最大的淮山重1.5公斤。专家组一致表示,广西淮山冬种夏收栽培技术取得成功,该技术填补了广西空白。
淮山冬种夏收有什么好处?技术难点如何突破?今后的发展前景如何?
韦本辉研究员告诉记者,传统的淮山种植都是夏种冬收,即每年5月开始种植,12月至次年3月收获,因为淮山具有先长苗再结薯的特性,只有地面上生长了一定数量的叶子后地下才会结薯。这使得每年的新鲜淮山都集中在两三个月内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