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目代表昆虫,上古十大昆虫排名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5-05-06 07:26:57

八大目代表昆虫,上古十大昆虫排名(1)

直翅目、缨翅目、同翅目、半翅目、脉翅目、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

1、直翅目

包括蝗虫、蟋蟀、螽斯、蝼蛄等常见昆虫。体大型或中型,咀嚼式口器。前翅狭长且稍硬化,后翅膜质;有些种类短翅,甚至无翅,有的种类飞行力极强,能长距离飞迁。后足强大,适于跳跃。

斑翅蝗科:东亚飞蝗、云斑车蝗;

斑腿蝗科:中华稻蝗、日本黄脊蝗;

蝼蛄科:单刺蝼蛄、东方蝼蛄。

2、缨翅目

主要是蓟马。身体微小,一般黄褐或黑色,眼发达,触角较长,锉吸式口器,翅膜质,翅缘具有密而长的缨状缘毛。

蓟马科:稻蓟马、烟蓟马、温室蓟马;

管蓟马科:稻管蓟马、麦简管蓟马。

3、同翅目

蝉、叶蝉、飞虱、木虱、粉虱、蚜虫及介壳虫等均属此目。多为小型昆虫,刺吸式口器,其基部着生于头部的腹面后方,好像出自前足基节之间。具翅种类前后翅均为膜质,静止时呈屋脊状覆于体背上,很多种类的雌虫无翅,介壳虫和蚜虫中常有无翅型,叶蝉和蚜虫等还能传播植物病毒病。

粉虱科:温室白粉虱;

叶蝉科:黑尾叶蝉、大青叶蝉、棉叶蝉;

蜡蝉科:斑衣蜡蝉;

飞虱科: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和甘蔗扁角飞虱;

蚜科:棉蚜、麦二叉蚜、麦长管蚜、桃蚜、高粱蚜、萝卜蚜;

绵蚧科:吹绵蚧;

盾蚧科:桑盾蚧、矢尖盾蚧、梨圆蚧;

蜡蚧科:白蜡虫、红蜡蚧、朝鲜球坚蚧;

4、半翅目

主要是蝽类。多数体形宽略扁平,前翅基半部革质,端半部膜质,称为半鞘翅;刺吸式口器,其若虫腹部有臭腺,故有“臭虫”、“放屁虫”之名。

网蝽科:梨网蝽、香蕉网蝽;

花蝽科:细角花蝽、微小花蝽;

缘蝽科:针缘蝽、稻蛛缘蝽;

蝽科:稻褐蝽、稻黑蝽、稻绿蝽。

盲蝽科:绿盲蝽、苜蓿盲蝽、中黑盲蝽;

5、脉翅目

常称为“蛉”;头下口式,咀嚼式口器。捕食蚜虫、蝶蛾幼虫等肉食性益虫。

草蛉科:大草蛉、丽草蛉、中华草蛉;

常见农业昆虫分类

6、鳞翅目

昆虫纲中第二大目。最大特点是翅面上均覆盖着小鳞片,成虫称蛾或蝶。虹吸式口器,形成长形而能卷起的喙;已知有十四万种左右,其中蛾类90%多,蝶类不足10%。蛾与蝶的异同蝶类触角末端膨大,而蛾类触角呈线状或羽状;蝶类休息时翅合拢立于背上,而蛾类休息时则将翅平放于身体两侧或收缩成屋脊状;

有很多,常见的七大类:鞘鳞膜双同半直:

鞘翅目:金龟子;

鳞翅目:蛱蝶;

膜翅目:蜜蜂;

双翅目:苍蝇;

同翅目:蚜虫;

半翅目:缘蝽;

直翅目:蝗虫

1、八种常见昆虫有蟋蟀、蝗虫、马陆、蚰蜒(俗称钱串子)、鼠妇、蚂蚁、蜜蜂、黄蜂。

2、蟋蟀:蟋蟀,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亦称促织,俗名蛐蛐、夜鸣虫(因为它在夜晚鸣叫)、将军虫、秋虫、斗鸡、促织、趋织、地喇叭、灶鸡子、孙旺,土蜇,“和尚”则是对蟋蟀生出双翅前的叫法。

3、蝗虫:蝗虫,俗称“蚂蚱”,属直翅目,包括蚱总科、蜢总科、蝗总科的种类,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我国有1000余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

4、马陆:马陆(millipede)也叫千足虫、千脚虫、秤杆虫。马陆属于节肢动物门,多足亚门,倍足纲,体节组成。长约20~35毫米,暗褐色,背面两侧和步肢赤黄色。马陆能喷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热带雨林中的马达加斯加猩红马陆喷出的液体能使人双目片刻失明。

5、蚰蜒:蚰蜒。蚰蜒俗称“钱串子”,“千足虫”,有的地方称“香油虫”,古时称“草鞋虫”。现今的蚰蜒节肢动物门多足纲唇足亚纲蚰蜒目蚰蜒科。

6、鼠妇:鼠妇又名鼠负、负蟠、鼠姑、鼠黏、地虱等,是甲壳纲等足目潮虫亚目潮虫科鼠妇属动物的俗称,全世界有150种以上,多为广布的世界性种。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