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物中看古人夏天穿什么
后来,聪明勤劳的中国劳动人民发明了养蚕缫丝技术和纺织技术。
人们利用蚕丝或者植物纤维纺线织布,做成衣服,也就有了后世我们看到的各种传统服饰,例如襦裙、马面裙等。
于是古人夏天穿衣服的选择就更多了,款式也更精美了。
王公贵族或者有钱的富贵人家在夏天的时候会穿轻薄的纱衣。
在著名的马王堆汉墓里,就曾经出土了两件精美的素纱褝衣。
其中一件纱衣,长128厘米,重量却只有一个普通鸡蛋那么重。
素纱褝衣薄如蝉翼,轻若烟雾,是西汉纺织技术的代表作。
后来的专家为了复刻这一纱衣,竟然用了13年的努力才得到一件重量类似的。
由此可见当时的丝织技术的发达。
不过这件纱衣并不是单穿的,而是套在锦衣之外,增加朦胧美感的。
到了唐代,社会繁荣,风气开放,人们的穿衣也更大胆。唐代纺织业也非常发达。
相传有位唐朝官员身穿五层纱衣,一个外国人却能透过纱衣看到唐朝官员身上的黑痣。
这样轻薄通透的纱衣穿在身上,夏天一定非常丝滑、凉爽透气。
要想了解古人夏天穿什么,从名画中我们也能窥见一二。
北齐杨子华的《北齐校书图》中,则可以看出男人们在炎炎夏日是穿什么衣服避暑的。
只见图中方榻上,四个姿态各异的男人,都穿着白色的吊带长袍,身上披着几乎透明的轻薄纱衣,只有领口处的黑色包边清晰可见。
虽然有侍女手拿汗巾侍奉在侧,但是这些学士们还是坦胸露肚,可见夏日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