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之不食以俟者节奏划分,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划分停顿

首页 > 生活常识 > 作者:YD1662023-12-06 11:02:25

起之不食以俟者节奏划分,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划分停顿(1)

七上语文《陈太丘与友期行》精选题(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共16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丘舍(离开) B.去后至(才)

C.友人(感到惭愧) D.下车之(引用)

2、下列加下划线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太丘舍 后乃至 B.与友日中

C.待君久不 日中不 D.元方入门不周到

3、下列各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期/日中,过中/不至 B.未若/柳絮/因风起

C.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D. 与儿女/讲论/文义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期日中,过中不至”,这是友人“无信”的表现,然而友人得知太丘已去,不但不反省自己,反而发怒曰:“非人哉”,这是友人“无礼”的表现。

B.友人以“下车引之”表示认错说明友人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C.在本文通过对话描写,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元方落落大方,明白事理的性格特点。

D.“君”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您”;“尊君”表示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君”表示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5、“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为政》中有一句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句话的意思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与《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都强调了②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性。(2分)

答案:1、D(引:拉,牵拉)

2、D

3、C(应为“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D

5、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6、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怎么能行。  人要讲信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共16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故事的大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按要求写出这则故事下述一些内容。(4分)

故事的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的高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的结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句子。(2分)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故事写了陈太丘、友人和陈元方三个人的活动,重点写的是哪两个人的活动?这两个人各有什么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元方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试揣摩下列句中人物的心理活动。(2分)

(1)友人惭,下车引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故事中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可是陈元方仍然“入门不顾”,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元方将骂父亲的友人驳斥得理屈词穷。

2、起因:陈太丘与友期行;发展:友人日中不至乃去;高潮:元方据理驳斥友人;结局:友人惭而致歉。

3、正午已过(朋友)还没来,太丘不再等候,自己先走了,太丘走后那个朋友才来。

4、陈元方、友人。

陈元方:明白事理,懂礼知信,聪明刚正,性格直率(或不卑不亢、倔强任性);

友人:无信、无礼、暴躁易怒、粗鲁、知过能改。

5、元方是从信用和礼貌两个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从信用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失约在先;从礼貌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所以在两个方面他都站不住脚,根本没有资格指责谩骂元方的父亲。所以友人哑口无言,只好向元方道歉。

6、(1)惭愧。 (2)轻视。

7、(2分)略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共16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1、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2分)

(1)尊君在( ) (2)诺,期返而( )

2、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词。(4分)

(1)陈太丘与友行 ( ) (2)相而去 ( )

(3)故人来,与之食( ) (4)其自食其言也 ( )

3、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期日/中 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 D.故人至/暮不来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 fǒu ② shí (2分,各1分)

2、①约定 ②丢下,舍弃 ③才 ④害怕,担心(4分,各1分)

3、C (2分)

4、(4分,各2分)

(1)正午已过(朋友)还没来,太丘不再等候,自己先走了,太丘走后那个朋友才来。

(2)有一回吴起出门,遇到老朋友便留老朋友吃饭。

5、(4分)答题要点:可从正面说,可从反面说。可就[甲]段来谈,可就[乙]段来谈,也可两段联系起来谈。 基本看法1分,结合文段适当展开2分,整体语言表达1分。

例如:守信,是为人之道。守信之人,可使三军信服;不守信之人,则连七岁小儿都瞧不起他。

[补充说明]若出现:赞同做人是该守信,但对吴起的守信事例有所质疑者,可给2分。若出现:脱离文段内容泛泛而谈的,有扣守信者,最多给2分;没扣守信者不给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共14分)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②。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③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镒:二十两。 ②馆:这里指家。 ③《诗》:这里指《诗经》。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行:______________

(2)田子为相,三年归休 归休: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宜尔子孙承承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相约同行。期,约定。 ②退休回家。评分:共4分,答对一个词语得2分。

2、①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②好好教育你的子孙,谨慎小心啊。评分:共4分。每个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3、甲文:做人要讲诚信;乙文: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尽孝。 虚心接受批评,知错就改。评分:共4分。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