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冷食吃得太多,这些神经群被过度刺激,就会向大脑发送错误的信号,导致大脑动脉痉挛,就像脑子被“冻”住了一样,当血流猛地冲击痛觉神经末梢时,人会感觉在额头中部或太阳穴附近剧烈疼痛,有的人还可能恶心呕吐。这也常被称为“冰淇淋头痛”。
# 02“冰箱肺炎”
冰箱如果平时不经常擦洗,冷冻机的排气口和蒸发器中就很容易繁殖真菌 。这些真菌能够随尘埃散布至空气中。过敏性体质者和儿童吸入这种带菌空气后,极可能出现咳嗽、胸痛、寒战、发热、胸闷和气喘等症状。
# 03“冰箱胃炎”
夏季,人若多吃冰箱内的冷食物,胃肠在受到强烈的低温刺激后,血管会骤然收缩变细,血流量减少,胃肠道消化液停止分泌,由此导致生理功能失调,诱发上腹阵发性绞痛和呕吐等症状。
# 04“冰箱肠炎”
冰箱冷藏室内的低温虽能抑制多数细菌的繁殖,但有些嗜冷霉菌仍可继续生长。如大肠杆菌常引起流行性婴儿腹泻,侵入人体一些部位时,可引起感染,如腹膜炎、腹泻等。人在感染大肠杆菌后的症状为胃痛、呕吐、腹泻和发热。
冰箱的十大使用误区
1.食物包装袋没有认真封口
封口不当容易造成空气和湿气进入,导致食物腐败。储存食物时,务必拧紧盖子或将塑料袋内的空气挤出去,然后扎好封口。
2.不换原包装,直接入冰箱
肉类、切开的蔬菜和水果等用保鲜膜包装的食物看上去似乎包裹很紧,其实很可能存在肉眼难以发现的漏气孔。用保鲜膜包装的食物买回家后如果暂时不吃,应去掉原包装,用干净的塑料袋或保鲜膜重新包装好后,再放进冰箱。
3.储存容器过大
食物少而容器过大,容易导致食品表面变硬,并加速其腐败变质。食物与储存容器应尽可能匹配,所留空隙尽量小。
4.大块食物不拆开储藏
猪肉、牛肉、羊肉等大块食物如果不分开储存,一次吃不了,下次再反复解冻,很容易加速食物变质。应将大份食物分成若干份一次可吃完的量,分别包好储存。
5.不留意冰箱温度
冰箱温度稍微高几度就可能导致某些食物更快变质。需注意将冰箱冷藏室和冷冻室的温度设为分别低于4℃和零下18℃。
6.塑料外卖盒循环利用
很多人不舍得扔塑料外卖盒等容器,拿来反复使用。但这些盒子并不结实,一旦有破损就导致食物快速变质。外卖盒用完就应该扔掉,盛放食物时用新的容器,确保其没有破损。
7.冰箱门上乱放食物
冰箱门上的温度通常比冰箱内架温度稍高,导致食物更快变质。事实上,鸡蛋、牛奶和新鲜熟食等易变质的食品应放在冰箱内部的架子上或盒子中。
8.把太热的食物放入冰箱
食物太热时不能放入冰箱,否则既对冰箱造成损耗,又容易导致周围食物因为温度升高而滋生细菌。温热食物最好放凉后再放入冰箱。冷藏大盒温热食物时可以加些冰块,或将其分成若干小份储存。
9.冰箱里的剩饭不贴标签
剩饭剩菜放入冰箱后很容易被遗忘,这类食物即使冷藏也更易变质。剩饭剩菜放入冰箱时,最好贴上标签,注明日期,一旦过期,马上扔掉。
10. 仅靠嗅觉判断是否过期
很多人不清楚食物的保质期,单凭嗅觉判断食物是否变质。其实没有味的食物也可能已变质。如被李斯特杆菌污染过的食物,色香味都不会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