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内面白如雪,二十日如凝脂",这是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所形象描述的古代盥洗所用材料之功效,它不仅可以去除污垢,还有美容养颜的效果。
"胰子",作为我国最古老的香皂,就兼具以上两种功效。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胰子竟然是以猪的胰脏为主要材料,再与其他原料混合后加工制成。
什么是胰子在近代,人们习惯地将香皂称为胰子,但在陕西关中、天津、河北、东北等地也都习惯地称呼肥皂为胰子。当然,人们更习惯地称香皂为"香胰子",肥皂为"胰子"或"猪胰子"。如今,上了岁数的老一辈人还经常把香皂称作"香胰子"。
严格地说,胰子与我们现在所说的肥皂并不是同一样东西,肥皂是从西方引进过来的,其原料中增加了碱,肥皂中便有了碱的一些功效,因此人们以前也称肥皂为"洋碱"。
在过去,胰子专指"猪胰子"。这里所说的猪胰子不是指猪的胰脏,而是指用猪的胰脏做成的洗涤用品。
猪的胰脏是制作胰子的主要原材料。猪的胰脏,肉眼看起来呈扁平长条形,是不规则的形态,长度大约12cm左右,类似于脂肪,颜色稍有点灰暗,用手捏上去有颗粒状的感觉。
胰子,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可以说是一种高效、复合的洗涤用品。首先,它在化学成分上,与我们今天的肥皂极其相近;另外,根据不同使用者的喜好,当给它加入各种香料,便形成了桂花胰子、茉莉花胰子、玫瑰花胰子、檀香胰子等等,与今天不同味道的各种香皂油颇为相似;再者,猪胰脏中饱含脂肪酶和蛋白酶,具有分解污垢的作用,这与如今加酶洗衣粉的作用又不尽相同。
不得不佩服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用这些简单的天然材料就能制作出如此多功效的古老洗涤用品。
胰子的前身胰子的前身就是"澡豆"。据历史记载,澡豆最早出现于西晋时期,到了唐朝,澡豆的使用便进入了鼎盛时代。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中详细记载了澡豆的多种制作方法,其中最简便的制作过程是:先将猪胰脏的血污清洗干净;再将上面的脂肪和经络全部去除掉,并将其研磨成糊状,研磨过程中磨得越细成品就越好用;然后加入豆粉、香料等,进行均匀的混合;用手捏成一定的形状,经过自然晾晒使其干燥,便做成了澡豆。
澡豆之所以具有洗涤功能,其原理在于:动物的胰腺含有多种消化酶,而这些酶可以分解脂肪、蛋白质和淀粉。在其制作过程中,将猪胰脏研磨,使胰脏中所含的胰脂消化酶不断渗出;配料豆粉又含有皂甙和卵磷脂的成分,具有了起泡和乳化的作用;将猪胰脏与豆粉混合在一起,二者相互间产生作用,既加强了澡豆的洗涤能力,又滋润了肌肤。
胰子的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后来对澡豆的制作工艺加以改进,就诞生了去污护肤用品的升级版——胰子。
与澡豆有所不同的是,在研磨猪胰脏时加入了砂糖,再用碳酸钠或草木灰代替豆粉,并加入熔融的猪脂。各种原料均匀混合后,压制成球状或块状,这就成了"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