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水在100℃时会沸腾,在0摄氏度时会结冰。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最多就只能加热到100摄氏,达到该温度后,无论再怎么加热其温度都无法再上升。如果想要让水的沸点提高,那么就只能通过改变大气压强来改变沸点了。
那么,大家是否想过,如果水被加热到了100℃以上,水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科学家做出实验,结果让人意外!
要知道的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如果水被加热到了100℃,并且持续加热的话,水的温度并不会提高,而水也会慢慢变成水蒸气。
据了解,有科学家曾做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实验,那就是将水加热到105℃。那么,水加热到105℃时会发生什么呢?随后,科学家便开始调节压强,紧接着水的温度就上升到了105℃。让人意外的是,水的温度达到105℃后居然“结冰”了。
科学家们认为,水的温度达到105℃后,这些水由于无法从液态转化为气态,其内部的能量得到无法释放,所以才会结成“冰”。科学家们为了保证水分子的稳定性,特意使用了一种名叫纳米管的材料,这是一种极为昂贵的新型材料,有着极为优秀的导电和导热性。实验开始之后,科学家们将水放入了纳米管中,并且不断加热。
当水的温度来到100℃时,水开始由液态变为气态,但是由于纳米管的密封性很强,所以水分并没有挥发。当然了,这种“冰”并不是我们所熟知的“冰”,它只是一种结晶体罢了,毕竟它可是在105℃形成的,它和零摄氏度以下所形成的冰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