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cm是几码,23-24cm是多少码

首页 > 时尚 > 作者:YD1662022-11-25 13:10:11

谁规范了女装尺码?

十九世纪上半叶,比利时数学家阿道夫·凯特勒(Adolphe Quetelet)首次进行人体测量,开发一个基于身体测量变化的衣物尺寸标准化的系统。1844年,他根据预测不同群体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的差异,得出一个理论频率分布,为服装尺寸设计标准化系统打下基础。

24cm是几码,23-24cm是多少码(9)

阿道夫·凯特勒和他的测量

1884年,根据纽约瓦萨学院收集的妇女身高数据,美国首次规范了服装尺寸,此后中国、欧洲相继在推出适合本国、本地区的服装标准。以中国女装的尺码规定为例,S码一般适合40-45kg的女性,M码是47.5-52.5kg,而大码则是55-62.5kg左右。

中国从1992年起开始实施由纺织工业部制定、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统一国家标准GB1335-1991《服装尺码》,在2009年进行更新。

根据最新的《GB/T 1335.2-2008 服装号型女子》,110斤以下的女性只是中码,但是点开小红书搜索“110斤”就会发现,这个体重演变至今已经变成了“微胖”。

看来,不仅仅是普通人不符合潮流,规范也不够潮。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GB/T 10000-1988》中的腰围数据也显示,中国18-55岁的中青年女性中90%腰围都在68cm以上,人数最集中的区域是68-90cm的区间,也就是淘宝网红服装的L号尺码,才是所谓的均码。

但是正如上文所谈到,影响着我们对服装尺码认知的,不仅仅有这些白纸黑字的规定,还有引领潮流的时尚界。

二战后,时尚界曾不断向公众输出身材娇小、瘦弱的女性美,因此,在那段时间,无论是受尽全球万千宠爱的迪斯尼公主,还是至今都被津津乐道的梦露,无不是这种审美下被打造的“产物”。

24cm是几码,23-24cm是多少码(10)

直到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女性和市场对身材多元性回归的呼声越来越大,时尚圈也在积极求变求新,以超模 Emme 为代表的首批大码模特出现,Ashley Stewart 和 Torrid 等品牌都推出了多元尺码的衣服。1980年,意大利的高级女装品牌Max Mara推出了专为大码女性设计的支线Marina Rinaldi,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高级大码女装的诞生。《大码的力量》(The Power of Plus)的作者吉安卢卡·鲁索(Gianluca Russo)指出,“90年代大码时尚引领了那个时候的潮流”。

到了千禧年,由于受到小报和电影文化的影响,明星们的身材更容易被指指点点,一时间“胖”又成为原罪,露着小腰的 Y2K 开始流行起来。时尚界抛弃多元化,甚至对大码人群的污名化越来越明目张胆。“从好莱坞到纽约时装周的秀场,瘦是最佳趋势”,鲁索指出,“从名人减肥到模特走秀,年轻人的观念正在被这些信息影响着,无论他们自己是否意识到。”

但是“瘦美”也没有一直占领时尚界。2010年,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用户开始大胆发声,并在意见领袖们的引领下,大码的声势越来越大。从设计师扩大衣服尺寸范围到更主流地采用各种尺寸、授予Lizzo、Aidy Bryant和Jennifer Coolidge等大码名人时尚偶像地位,时尚界一度把大码作为风潮。也是在这个时间段,一份报告将大码时装市场的价值定为 240 亿美元。

24cm是几码,23-24cm是多少码(11)

大码演员Aidy Bryan,主要作品有《超凡蜘蛛侠2》等

然而在2020年,很多此前在大码领域做出努力品牌纷纷宣告“失败”。Loft 在 Instagram 上宣布不再提供 18 码(中国的M码)以上的衣服;加拿大大码零售商 Addition Elle 在 2020 年关闭;从 2021 年 8 月 Old Navy 推出引人注目的大码店内 Bodequality 计划到宣布缩减,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根据 The Fashion Spot 的季节性报告, 纽约时装周的身材多元化在2020年春季到达顶峰后,也开始出现剧烈下滑,大码模特从68个下降至秋季的27个。

推崇小码与增加大码反复角力,一直在拉扯,却永远占上风。

24cm是几码,23-24cm是多少码(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