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脸的方法图片

首页 > 时尚 > 作者:YD1662023-04-14 06:01:39

接着便是“开面”,即在脸上涂点粉,开始“打线刀”钗面毛。只见“梳头婆”用一根一尺左右长的白线,左手拈拿一头,口咬一头,右手拇指与食指八字分开,再在线中绕一个圈,贴在客人面上,一牵一扯,让线绞动,把面上的毛绞光滑。绞的时候,客人有蚁咬样的感觉。

最后,涂上刨片胶水,定住发形,按客人的要求梳头。这一行,一般无店号,做的也是熟客生意。“梳头婆”通常待人和蔼,做事一丝不苟,甚受欢迎。

三、“开面”从业者过去有男有女,现在演变为以中年女性为主,稀稀零零的一些老人,也在传承着这传统的美容手艺。

在元、明时代,“篦头绞面”已比较普及和规范。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中写道:南方省份的风俗,女性要“整容开面”,便要唤“整容匠”来,即所谓“小户人家女人篦头剃脸,多用着男人”。说明操“篦头绞面”行业者,除了女性之外,也有男性。

随着理发行业的发展与分化,清代男性逐渐在“整容开面”的场合中退出。至清末民初,广州西关在街上摆档,专替妇女梳头开面的人,俗称“西关妈”,又叫“梳头婆”,便成了妇女的专职。

绞脸的方法图片,(5)

梳头婆的档头非常简单,只一张四方木凳或竹椅,另外有一个箱子, 放一把梳、一只竹篦、一把剪刀、一块鹅蛋粉、几个发夹和刨花片,以及几条麻线,找个阴凉的地方,就可以开档了。

开档前,先将刨花片浸入水中,浸出刨花胶水来。这种刨花,又叫“潺槁木”,是用香樟木剥去皮刨成薄片,晾干后用暖水浸制而成,晶莹如雪。过去, 这种刨花在上九路有卖。

还有一些以“开面”为生计的中年妇女,专程上门为少奶奶、小姐们服务,收取一点儿手艺费。

四、既往“开面”多与梳头并行,现代逐渐单独剥离出来。

元话本《金海陵纵欲亡身》曾有一段较细致的描述:夫人定哥(原为崇义军节度使乌带的妻子,后为完颜亮称帝的贵妃)的贴身婢女走到厅上,吩咐仆人去叫女待诏(美容师)来,说“夫人要篦头绞面。”仆人问道: “夫人又不出去烧香赴筵席,为何要绞面?”……不移时,女待诏到了,见过夫人。夫人领她到妆阁上去篦头,只叫贴身婢女在旁侍候。

女待诏到得妆阁上头,便打开家伙包儿,把篦箕一个个摆列在桌子上,恰是一个大梳,一个通梳,一个掠儿,四个篦箕,又有别子剔帚,一双簪子,共是十一件家伙。才把夫人的头发放散了,用手去前前后后,左边右边整理摸索, 捏了一遍,才把篦箕篦上两三篦箕。

上面的描述说明,金、元时期“篦头绞面”作为女性的一种美容方式,是篦头与开面并行。已不限于新婚初嫁,已婚的贵族“夫人”亦乐于享用。而定哥此次整理妆容,并非“出去烧香赴筵席”,却是为了勾搭奸夫。

绞脸的方法图片,(6)

近代广州西关的“梳头婆”,也是“篦头绞面”美容术的流传印证。施术者要善于梳妆,能打各种发髻,如牡丹髻、蝴蝶髻、织席髻、元宝髻、芙蓉髻、丫角髻等。还要会梳单辫、孖辫、五股辫,在辫尾打鸳鸯结、蝴蝶结、凤尾结;会剃眉修眉,修额檐、剪刘海、削髻脚,以及上泡花,涂脂抹粉。

而在西关宝华路有个叫金牙婆的“梳头婆”,手艺很有名,尤其精于修眉,不少富人家有喜事都请她来梳妆修面,生意极好。后来,她因此买了一间西关大屋,安度晚年,并将手艺传给了女儿。

“开面”曾经沉寂了多年。……近年在一片“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呼唤声中,又渐渐崭露头角。如今漫步在岭南都会和不少市镇的街头,只要你留心,就不难发现,在一些街巷、店铺之间,偶尔有一些中年女性,摆着一张小凳,上面有一块不显眼的招牌,写着“除脸毛”或“绞面”等字样。“开面”已经从过去梳头业务中剥离出来,独行独往了。

绞脸的方法图片,(7)

五、“开面”行当简单,但也与时俱进。

尽管“开面”的行当十分简单,但得要有一手绝技,即“打线刀”。操作方法是:用牙咬住白线一头,另一头用手拉展,使线绞如刀;这样能准确地将面额、颈项的毫毛拔去。这套工夫十分讲究,年轻一代已鲜有人愿意传承这一老手艺了。

绞脸的方法图片,(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