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解题方法——工业流程篇
在高考中,在物质结构和有机化学这两个相对简单题目之后,我们来到了区分度非常好的工业流程题。整个题目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整个流程的考查,这就需要我们把流程的每一步都搞清楚;第二部分是结合其他知识点进行考察,比如电化学、滴定、Ksp等等。
这个题的一般解题思路是:1.先读题干,搞清楚整个操作的目的是什么;2.部分题目有“已知”,读清楚已知条件;3.读题目中的前几个题,因为有一部分提示条件是在题目中的;4.走完整个工业流程,把每一步的物质都写在相应的位置,务必搞清楚每一步的物质变化。
做完以上4步,工业流程题相当于完成了一半。
另外,题目中涉及的物质变化中有些物质的性质和反应在课本中并没有提到,或者讲得不够透彻,为此我还写了一篇,其中包含了需要补充的知识点。不能因为不在课本上就不掌握,要知道,高考是不考课本的。
高考例题:
(2021山东卷)8.工业上以SO2和纯碱为原料制备无水NaHSO3的主要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吸收过程中有气体生成
B. 结晶后母液中含有NaHCO3
C. 气流干燥湿料时温度不宜过高
D. 中和后溶液中含Na2SO3和NaHCO3
解析:
实验目的是用SO2和Na2CO3来制备NaHSO3。
思维的突破口在最为确定的部分,就是结晶的产物一定是NaHSO3,然后依据强酸制弱酸的原则一步步推导。
A 显然是正确的,有CO2生成。
B 不可能存在碳酸氢钠。
C 碳酸氢根受热易分解,亚硫酸氢根也是类似的,受热易分解。
D 显然是正确的。
选B。
13.实验室中利用固体KMnO4进行如图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G与H均为氧化产物
B. 实验中KMnO4只作氧化剂
C. Mn元素至少参与了3个氧化还原反应
D. G与H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0.25 mol
解析:
第一步反应是2KMnO4 = K2MnO4 MnO2 O2,这个反应应该是初中就该知道的,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但是我发现好像很多学生都不知道,现在初中不讲了吗?第二步是K2MnO4和MnO2氧化氯化氢制Cl2。
A 正确。
B 第一个反应中高锰酸钾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 正确
D 第一步生成了0.05 mol的氧气,0.05 mol的锰酸钾,0.05 mol的二氧化锰,第二步中后两者都被还原为锰离子,所以总共转移了0.3 mol电子,生成了0.15 mol氯气。气体总量为0.2 mol。
选BD。
17.工业上以铬铁矿(FeCr2O4,含Al、Si氧化物等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红矾钠(Na2Cr2O7 · 2H2O)的工艺流程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