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创造性人才的关键因素是突破定势思维。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 它可以针对 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外部特征 进行 变革 改造 ,也可以针对产品设计 、内容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进行再创造 。要有效地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一是要排除“以往经验”的束缚;
二是不要受学术权威“结论”的束缚;
三是用“搁置法”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
四是依靠别人帮助摆脱习惯性思维影响。
创造性人才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创新精神主要表现为敢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创造力则表现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的核心内容是创造性思维。具有创造性思维,就是能够以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知识和疑点;能够多侧面、多角度探究问题;热衷于科研和创作,处理问题时常可以另辟蹊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创造性人才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独立性,好奇心,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和健全人格。
人格特征
创造性人才在许多人格特征上都具有一致性,体现在:
(1)坚定的创造动机。创造活动开始于新动机,创新动机越强烈,创造活动越有可能成功,社会价值也越大。
(2)充分的自信心。对于创造性人才而言,自信是发挥其创造潜能的重要条件。
(3)高度的独立性。是指敢于坦然地对事物和关系大胆置疑,依靠自己思想去决定,不盲从,不轻附众议,不受习惯势力的限制和约束,并且不屈从于权威意见。
(4)强烈的冒险意识。任何一种创造都是一项前所末有的事业,或是前人经过努力而失败的事业。敢于在创造过程中勇敢地犯错误的风险,敢于正视创造过程中出现的失败和曲折,是创造性人才的典型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