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避免上瘾,
正确使用电子产品呢?
这里提供几条建议:
1. 关注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在做什么
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很多行为,都是有收获的,比如观看纪录片、玩益智类优质游戏、利用app探索与创作……
我们真正要限制与杜绝的,是一些让孩子被动接受的娱乐方式,比如容易沉迷却学不到任何东西的快餐式信息软件、聊天灌水、以及血腥暴力的网络游戏。流量垃圾无法帮助孩子成长,反而让他们刷到停不下来,白白浪费了时间。
2.主动规避手机上瘾的套路
既然手机等电子产品使人沉迷是运营商的套路,那我们不妨主动识破,及时规避。
比如,关掉手机app上的更新提示、把屏幕调成黑白色、把喜欢的应用藏在主屏幕以外的文件夹里……这些措施都有助于防止孩子玩电子产品上瘾。
3. 把握好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AAP)关于儿童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建议[6]:
一岁半之前,除了打视频电话,不要使用任何电子产品;
一岁半至两岁,家长可选择一些优质的内容和孩子一起观看,不要让孩子单独使用电子产品;
两岁至五岁,每天对着屏幕的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并建议家长和孩子商量可以观看的内容,共同分享。
与此同时,孩子需要遵守“20-20-20”原则以防近视,即“每20分钟就将视线转向远处至少20英尺处(大约6米)至少20秒”。
4. 父母共同参与,做好引导
正如前文提到的TED演讲中,萨拉在第三种担忧中所指出的,当父母参与到孩子们的电子产品使用内容中去,并且和孩子讨论时,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美国儿科学会则建议:5岁以后,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协商制定玩电子产品的时间,并严格执行。
而这其中,家长以身作则很关键。跟孩子一起制定好的规则,大人也要主动遵守。
举个例子,跟孩子一起约法三章,在写作业、吃饭时、以及临睡前,避免使用电子产品。为此,家长需要带头为孩子创造一个不容易受到干扰和分心的环境。
比如,当孩子需要学习时,我们可以把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放在看不见的地方或调成静音模式;再比如,不要把电子产品带进卧室或带上餐桌,避免孩子睡觉前和吃饭时使用这些电子设备。
这一切,需要我们跟孩子沟通为什么这样做,但更需要我们做好榜样,同时跟孩子彼此互相监督。毕竟,当自己整天刷手机不离手时,又凭什么对孩子提要求呢?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很多针对儿童青少年的app都有定时设置及家长模式,这对于防止孩子沉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电子产品作为现代人的生活必需品,早已和每个人密不可分。教会孩子合理使用它们,而不是被它们所控制,才能真正对成长有帮助。
最后,借由TED演讲《关于孩子整天对着屏幕的三种担忧——为什么它们并没有那么可怕?》中的一段话来结束本文:
“我今天并不是想说所有的电子媒体对孩子都好。我们有理由担忧,如今的孩子流连于各种屏幕不能自拔。我们也有理由考虑平衡的问题——怎样才能让电子产品融入孩子学习和成长所需要的其他事中?
但是当我们一心担忧时,我们忘了很重要的一点——孩子跟我们同处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成年人看手机,每天超过50次。电子产品已经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不承认这一点,或者被担忧冲昏了头脑,孩子就永远不会明白使用它们的原因和方法。
我们何不对这种媒介多一点期待?我们何不经常跟孩子们讨论一下他们看的内容?我们何不多考虑一下这种技术能给孩子们带来的正面影响?到那时,这些工具的潜力才能得以实现。”
果仁妈送福利
暑假有安排了吗?果仁妈给你准备了超丰富的片单 书单!
《200 儿童动画、纪录片单》
《童学馆亲子阅读指南》:包含50个常见阅读问题和1份由科学家、童学馆家长共同推荐的好奇心书单。
*本周群福利:7月8日~15日,群内将抽奖送出10份“科普好书盲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