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卡门是谁写的,歌剧卡门的编剧是谁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4-21 18:58:04

180年前的今天,1838年10月25日,《卡门》的作曲者、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出生于巴黎奥佛涅塔大街26号的房子里。相较于莫扎特、贝多芬、海顿等古典音乐名家,比才的声名似乎没有那么响亮,但他的《卡门》几乎人尽皆知。这或许要归功于中学音乐课本的导赏,或者流行音乐影视作品的演绎。

歌剧卡门是谁写的,歌剧卡门的编剧是谁(1)

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1838年—1875年),出生于巴黎,法国作曲家,全球上演率最高的歌剧《卡门》的作者。

“爱情不过是一种普通的玩意,一点也不稀奇;男人不过是一件消谴的东西,有什么了不起……”1988年,香港歌手罗文将《卡门》中的名曲《哈巴涅拉》填词唱响中国大江南北;在电影《满汉全席》中,袁咏仪也曾哼唱过罗文版本的《卡门》;2007年香港制作的全明星版“防艾”宣传片中,引用了《卡门序曲》和《哈巴涅拉》的曲调重新填词,在央视滚动播放:“我们欢迎你走过来……”

歌剧卡门是谁写的,歌剧卡门的编剧是谁(2)

四幕歌剧 《卡门》主要塑造了一个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的吉卜赛姑娘——烟厂女工卡门。尼采曾盛赞比才的歌剧《卡门》,感叹剧中男女主人公“如同命运、如同宿命一样的爱情”。

音乐的魅力跨越时空,虽然是1875年首演的作品,虽然讲述的是异邦的故事,《卡门》的旋律依然能俘获当代人的心。《卡门》也是歌剧史上的奇迹,它在诞生之初饱受非议,如今却成为全球上演率最高的歌剧。《卡门》的累累声名让他的创作者比才的身影都黯然失色。这位曾被人称作堪比莫扎特的音乐天才,究竟过着怎样的一生?

撰文 | 安安

改编自乔治·比才《采珠人》咏叹调《你的歌声依然在我耳边回绕》的古典吉他音乐作品《采珠者之歌》。

比才之死

“我活得像狗一样痛苦”

乔治·比才是一杆重度“老烟枪”,在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里,他总与喉咙的病痛抗争不息。1868年,他在给友人爱德蒙·加拉伯特的信中写道自己气管里的脓肿已经非常严重:“我活得像狗一样痛苦。”他的身体或许是在1860年代中后期被繁重的工作拖垮了,那时比才每天要为出版商誊写乐谱超过16个小时。

1875年6月3日凌晨,比才骤然离世,还未满37岁。那一天恰好是他与妻子、恩师雅克·阿莱维的女儿热纳埃维夫·阿莱维六周年的结婚纪念日。八年前的比才还沉醉在爱情的甜蜜之中——1867年秋天,比才和19岁的热纳埃维夫订婚,他兴高采烈地写信告知朋友:我遇到一个我爱的可爱的女孩!两年后她将成为我的妻子!

歌剧卡门是谁写的,歌剧卡门的编剧是谁(3)

热纳埃维夫·阿莱维。比才的求婚似乎受到了阿莱维一家的反对,据说是因为比才身无分文,还是一名无神论主义者。但据比才传记作家克里斯托夫·施万特所述,上述反对也许并不存在。比才并非穷困潦倒,他出身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比才当时最大的污点,应该是已与管家玛丽(1861年,比才的母亲因病逝世,玛丽给予他很大的安慰)有一名私生子。这件事阿莱维很可能并不知情。

歌剧卡门是谁写的,歌剧卡门的编剧是谁(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