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娃娜·奇米勒斯卡作品《有麻烦了!》《上学的路》《会思考的铅笔》
表达画外之意
首先,文字能表现时间。时间是叙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图画很难直接表现时间,尤其是明确的时间点和时间段,因此图画书中对时间的表现往往要依靠文字。在很多情况下,文字为静态的图像赋予了流动的时间。比如在佐野洋子的《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中,“一百万次”这个概念是很难用图画来表现的,但用文字来描述就很轻松了。
再比如大卫·威斯纳的《疯狂星期二》,这本图画书有时会被人称为无字书,因为文字非常少,但这些稀少的文字表述的全是时间:“星期二晚上快8 点”“晚上11 点21分”“清晨4点38 分”“下星期二晚上7点58 分”。就连这本书的书名也是时间——原文直译就是简简单单的“星期二”。这些时间的表述一方面调整了叙事节奏,另一方面为这个荒诞的故事增添了一点儿真实的意味。
《活了100万次的猫》《疯狂星期二》《野兽国》
此外,笔者还要特别提到桑达克的《野兽国》,这本图画书讲的是徘徊于现实与幻想之间的故事,其中对时间的描述更是为这个故事增添了亦真亦幻的色彩。故事中麦克斯扬帆起航,“过了一夜又一天,过了好几个星期,过了几乎一整年”,他去到了野兽出没的地方,在那里胡闹过后,又“过了整整一年,过了好多个星期,过了一天”,麦克斯回到了他出发的小屋,“又回到他出发前的那个晚上,他发现房间里为他准备的晚饭,还热着呢”。这个时间描述对整个故事来说非常关键,但很难用图画来表达,因此作者诉诸文字。
其次,文字能描述声音。“声音必须经由其他物体传送声波才能产生,因此,唯有存在于时间里才有传达的可能”。但图画“存在于时间之外,它们无法表达声音”,所以图画书中表现声音的任务往往落在文字身上。
图中的两幅图画虽然都是静态的,但右图因为文字的介入,我们似乎真的听到了西瓜裂开的声音,看到了西瓜裂开的动作。在这里,我们主要从拟声词和文字自身的韵律与节奏两方面来探讨图画书中的声音。
选自《西瓜游泳场》
第一,拟声词
将拟声词直接嵌入图画的手法在漫画中尤其常见,甚至会成为我们提到漫画时浮现在脑海的第一印象。由于图画书与漫画的图文关系不太一样,所以图画书中虽然也有类似漫画那种将拟声词直接嵌入图画的手法,比如《西瓜游泳场》中孩子们“啪嗒”“啪嗒”欢快地朝游泳场飞奔过去的场景,以及《和爸爸一起玩!》中爸爸“嗖——”的一声表演鳄鱼大翻身时的情景,但将拟声词直接放置于与图画分离的文字中的手法更为常见。
《西瓜游泳场》插图与《和爸爸一起玩!》插图
图画书是可供亲子共读的文体,其中的文字往往是由大人读给孩子听,好听的词语在这种独特的互动阅读方式中可以极大增强故事的趣味性和戏剧性,因此许多图画书都极为重视拟声词的使用,甚至有像《噗~ 噗~ 噗》这样整本书所有的文字都是拟声词的图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