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嘉淦的升迁履历来看,他由工部侍郎调任吏部侍郎、由刑部尚书调任吏部尚书,都是获重用升迁。其实,在清朝中早期,六部尚书都是从一品,六部左右侍郎都为从二品,同为尚书与侍郎为何还会分有三六九等呢?
原来,六部虽然同为直接对皇上负责的从一品机构,由于其职守不同,各部职官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也略有不同。各部按职责轻重,其高低排名依次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简称为吏、户、礼,兵、刑、工)。
最初,六部与尚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六部,是中国隋唐至清末中央行政机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的总称;尚书,是中国古代官职名之一,最初是指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到唐代才确定六部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至此,六部与尚书才有了直接交际。
吏部又称天官,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户部又称地官,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货币、官员俸禄、财政收支等事务;礼部又称春官,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礼、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等;兵部又称夏官,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驿站等事务;刑部又称秋官,掌管国家的法律、刑狱等事务;工部又称冬官,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各部的长官称“尚书”,副长官称“侍郎”。
唐宋以前,六部官员是对尚书省、中书省及门下省的三省长官负责的,三省省的老大,就是人们常说的宰相或丞相。明代朱元璋废中书省后,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成为主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最高机构。明代六部尚书的官阶比清朝要低,为正二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