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冤集录有没有出版的,洗冤集录是一本什么书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6-16 06:43:45

电视剧《大宋提刑官》中,何冰饰演宋慈

第一,是法医学技术层面的进步。其实,排除《洗冤集录》中的种种谬误,这本书依然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在现在看起来也非常科学的方法。

比如书中提出一种检验皮下出血的办法,怎么做呢?把用酒、醋浸湿的纸敷贴在皮肤上,经过一段时间,皮下出血痕迹就能显现出来。

这个方法是符合化学原理的。醋中含有乙酸,透过皮肤后,能和出血部分的血红蛋白发生反应,变成暗褐色;而酒精能增加皮肤表层的投射性(现在你去医院打针,护士都会先用酒精棉擦拭你的皮肤,一个道理)这样,皮下出血痕迹就显示出来了。

书中提出的验尸方法,有的还符合光学原理。比如验骨伤,如果尸体的骨头受到损伤,而从外表又看不出来,怎么办呢?可以把醋浇敷在尸体表面,然后用雨伞遮住要验看伤痕的地方,迎着阳光隔伞观看,就能看到伤痕。

洗冤集录有没有出版的,洗冤集录是一本什么书(5)

《大宋提刑官》中,宋慈通过检验死者的头骨断案

为啥呢?因为古代雨伞都是用桐油油过的纸做成的(要不咋叫“桐油伞”呢),而且大多伞都是红、褐、淡黄等颜色。阳光透过这些伞面,部分光线会被吸收,剩下的红外、紫外光线就照射在体表上,显现出伤痕,这和现在用紫外线检验骨伤其实是同一个道理。

类似上面说的、有一定科学依据的验尸方法,书上还有很多,都值得后来人借鉴。

此外,我们对书上的谬误,也应该抱着一种“理解之同情”的态度,毕竟当时科学不发达,作者受到历史局限性的限制,把一些个别现象当成了普遍联系,把偶然现象当成因果规律,都是能够理解的。

第二,《洗冤集录》对当时腐败混乱的刑狱状况,做出了系统性地矫正和指导,并影响了后世几百年。

当时南宋的刑狱制度,黑暗而且混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官不听审,唯吏是从。郡县掌管刑狱的长官,平时不出门,遇到案子都是手下的小吏去现场勘验,这就给权力寻租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你想,这些小吏大都没读过书,本身没啥理想,现在又没有制度约束,不腐败才怪呢!所以,在验尸过程中,小吏们经常收受贿赂,把轻伤指成重伤,把有伤验为无伤,或者讹诈苦主,或者颠倒黑白,总之用各种手法徇私舞弊。

其次,审案时不重证据,主要靠刑讯逼供。当时的法官喜好打板子,宋人在笔记上就记录说,法官动不动就打人一百板子,有时竟然把人活活打死。就这样还不过瘾,当时法官经常要在板子上面加上铁箍或者铁钉,以增加打板子的威力。

洗冤集录有没有出版的,洗冤集录是一本什么书(6)

宋慈认为,断案最重要的是证据

刑讯手段也是花样百出。《宋史·刑法志》中记载了很多刑讯手法,比如有一种刑讯,是将犯人头部用绳子箍住,然后不断加上木楔,让绳子越勒越紧;还有一种刑讯,是将犯人反绑在地上,用绳子捆住双腿,然后狱卒在犯人腿上跳来跳去。

最后,现场检验流程混乱。当时法律没有系统规定如何保护案发现场,如何验尸,分哪些步骤,走哪些流程,全凭官员或者小吏的经验来决定如何勘验。而且,勘验文书,当时叫验尸格目,也动不动就填错,甚至丢失。

宋慈在《洗冤集录》这本书中,对混乱和无序的刑狱工作,做出了系统的纠正和指导。

首先,明确责任机制,要求官员必须到现场验尸。有的官员不是不想去么?那就按照宋律中的“违制罪”处理。

洗冤集录有没有出版的,洗冤集录是一本什么书(7)

宋慈亲临现场验尸

其次,规范检验流程。检验流程不是不透明、不规范、容易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么?那就制定一套详细的检验流程。《洗冤集录》中,对现场怎么保护,各种死法的尸体如何勘验,验尸文书该如何填写,都给出了明确地、细致地说明,主管官员按照这个流程来就可以完成工作。

最后,强调讲求证据,减少刑讯逼供。为什么会发生刑讯逼供?主要原因并不是官员喜欢打板子,而是官员无能,他们找不到犯罪证据,又有结案的压力,所以只好用刑讯逼供的手法。现在规范了检验流程,只要按照流程来,官员就能找到犯罪证据,断案时也就可以讲求证据,减少刑讯逼供了。

那说到这儿,我们就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洗冤集录》这本书的厉害之处,不仅包括对法医学技术层面的指导,还包括从制度层面对当时的刑狱工作、乃至整个南宋之后的刑狱工作,都做了一个系统上的提升。

因此,尽管这本书在内容上有很多谬误,但仍然当得起“开辟了法医学这个学科”、“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这种超级高的评价,名副其实。而《洗冤集录》,还有作者宋慈,这两个名字也注定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并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