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神经支配颏舌肌,舌下神经支配颏舌肌二腹肌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6-18 17:26:47

舌下神经支配颏舌肌,舌下神经支配颏舌肌二腹肌(1)

舌下神经周核虽然是延髓尾侧的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小核团,但是与平衡功能,特别是前庭眼动反射、凝视功能关系密切。目前还未见到有非常详尽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详细描述和综述。笔者“斗胆”对“个人有限的认识”进行小小总结~

舌下神经支配颏舌肌,舌下神经支配颏舌肌二腹肌(2)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概述

舌下神经周核(The perihypoglossal nuclei)包括闰核(nucleus intercalatus,也叫中介核,Staderini 核,the nucleus intercalatus of Staderini), Roller核(the nucleus of Roller)(也称为舌底核,sublingual nucleus),舌下神经前置核(nucleus prepositus hypoglossi,NPH;或 the nucleus praepositus of Marburg),背侧旁正中核(nucleus paramedianus dorsalis (reticularis))。

舌下神经核位于中线附近,延髓背侧灰质内,长约2cm。上部位于第四脑室底舌下神经三角深面,下方伸入延髓的闭合部。舌下神经核内侧部的神经元支配舌横肌,舌垂直肌,颏舌肌,外侧部支配茎突舌肌,舌骨舌肌,舌上,下纵肌。

而舌下神经周核位于其附近。在《格氏解剖学,第39-41版》中认为,舌下神经周核的名字“perihypoglossal complex”“perihypoglossal grey”是错误的,因为这些核团与舌下神经或者舌下神经核无明显联系。目前认为舌下周核主要的作用是介导经过小脑的眼动旁路(oculomotor side-path)。不仅涉及经典的前庭小脑,也涉及扩展的蚓部区域,以及可能的半球部分区域。目前的研究发现,至少有三个小脑皮层区域与眼动有关:绒球小结叶(the flocculonodular lobe), 袢状小叶1和2区(crus I and II), 以及中蚓部区域(a midvermal area)。舌下神经周核至少投射到上述三个中的两个区域。

舌下神经周核的解剖及纤维投射

关于舌下神经周核的纤维投射研究的较多,但是研究结果却有些杂乱不清。以下是一些国外学者的研究数据:

➤ 1952年Broda A和1954年Torvik and Brodal A的研究认为,闰核、Roller核和NPH均投射到小脑【猫】。这三个核团向小脑提供纤维至小脑的前叶和小脑蚓部后部的8和9区,但并不投射到小脑皮层。

➤ 1975年Alley 等人发现在兔子,三个核团都是双侧投射至小叶6区,小结和绒球。

➤ 1977年Batini 等人发现三个核团都投射到双侧的小叶6和7区。

➤ 1978年的另外一篇研究发现闰核和NPH投射到整个蚓部,绒球和旁绒球。其中闰核在小脑前叶投射更多,而NPH在后叶投射更多。后叶接受来自NPH和闰核嘴侧的纤维,前叶接受这些核团尾侧的纤维。Roller核的纤维仅仅到达蚓部前叶,小叶6,7区和同侧绒球。

关于Roller核的投射,研究有些争议。Alley et al. (1975)认为该核在兔子身上双侧投射到绒球和小结。Kotchabhakdi 等人(1978)认为其仅仅同侧投射到绒球,并不投射到小叶8-10区。也有人认为Roller核是双侧投射到绒球和蚓部尾侧。

关于上述核团的解剖位置及纤维投射、功能的简要描述,结合文献报道和朱长庚教授的《神经解剖学》第二版内容,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1. 舌下神经前置核

位于延髓上部,舌下神经核上方,核柱长约6-7mm,从舌下神经核柱上端上达展神经核平面,与PPRF(脑桥旁中央网状结构)相融合。外侧与前庭内侧核及网状结构相连。NPH传入纤维来源:两侧舌下神经周核,VN核群,脑桥和延髓旁正中网状结构,小脑前庭部,少数纤维来自中脑INC,riMLF,后连合核,上丘,视束核,眼外肌核团,三叉神经脊束核,颈中央核等。

舌下神经支配颏舌肌,舌下神经支配颏舌肌二腹肌(3)

图1 NPH解剖位置示意图

舌下神经支配颏舌肌,舌下神经支配颏舌肌二腹肌(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