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孔子对周礼态度不同原因,孔子维护周礼的原因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7-09 03:24:44

孔子曾向老子求教周礼之道,所以老子也是孔子的老师,今天我们就来再现当年孔子的问道。

在完工的祭祀殿内,中国历史上两位享有盛名的思想启蒙者见面。但是,老子与孔子的第一次见面,并没有想象中智者贱的妙语连珠,机锋相对。而是在浑厚的编钟声中,两人肃穆不语,因为教授周礼在那个古老的时代是最为庄严神圣的事。

老子与孔子对周礼态度不同原因,孔子维护周礼的原因(1)

周礼的规则和严谨深深打动了孔子。他在这推崇等级严苛细节而著称于世的一套行为中看到了希望。在孔子的心中,也许只有恢复周礼才是这个混乱迷茫的时代里唤醒人心,安定天下的必由之道。对于当时的世道,儒道两家的创始人孔子和老子有共同的感受。就是天下大乱,天下无道,但是这个原因他们的理解的又不一样。

孔子认为,这个主要是由于周礼的破坏礼崩乐坏。因此,他认为,如果恢复了礼乐文明制度,那么社会就会回到原来的比较好的状态。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中曾这样记述过老子对孔子的告诫。

老子与孔子对周礼态度不同原因,孔子维护周礼的原因(2)

孔子:“老师,这金人身上刻着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虑是何意。”

老子:“这些字的意思是说,做人要无为而无不为,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密藏,不让别人看见,虽然富有却像什么也没有。德高的君子往往像个愚钝的人一样,毫不外露。可是现在这个时代礼崩乐坏,只有广大士子挺身而出,去不折不扣的恢复周礼,让人们懂得仁义,这才能让天下安定啊。其实,宣扬仁义只会让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混乱。仲尼,如逢时,则可一展胸中之抱负,如不逢时,则应顺自然之理。不必以己之身强托于人。”

老子与孔子对周礼态度不同原因,孔子维护周礼的原因(3)

儒家是讲究尊卑等级。因为他认为只有个人和整个社会都严格的按照尊卑等级来做,这个社会就安定了,一旦这个等级秩序被打乱了,这社会就会动乱。

对于孔子恢复周礼的执着和坚决,老子没有更多的苛责。反而是孔子的温良谦恭,敏而好学,让他赞叹不已。在老子的眼中,孔子是一个有为的青年才俊,如同一只智慧的凤凰。

三个月的周礼学习转瞬即逝,老师与弟子到了分别的时候,老子将孔子送到城门之外。“我听说富贵的人送别人金钱。我不富不贵,没有钱送给你,只有几句话权当作送别的礼物。当今世道聪明而深察的人,他之所以遇到要丧命的灾难,是因为喜欢嘲笑别人的缺点。为人之子,别以为自己多么高明。为人之臣,别以为自己多么了不起。希望仲尼你能够牢记。”

老子与孔子对周礼态度不同原因,孔子维护周礼的原因(4)

​孔子带着兴奋而又失落的心情离开了。兴奋是因为问礼的收获,失落则缘于老子的劝告。而老子此时却隐隐预感到了孔子那崎岖坎坷的未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