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高明星)提起孔子这个名字,在中国,大人小孩都知道,可谓妇孺皆知。在国外许多国家也建立了孔子学院,让全世界人能够了解孔子,了解中华文化。而对我说来也是很惭愧,近日才读到《孔子传》一书,才算系统的了解了孔子的一生,把之前学习的点滴、皮毛融汇起来,进而对儒家文化有些感悟。
《孔子传》是鲍鹏山所著,其中每篇篇幅短小,内容精当、故事生动,全书以“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为题分为六章,来写孔子的人生轨迹,让我们非常清楚了了解了孔子本人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同时让我们也了解到一个有温度、有见解、有想法的孔子,给我们生活、工作、为人的各方面以启示。
一、孔子的学习
孔子自小长相丑陋,并遭到了其父叔梁纥的嫌弃,幸好他有个伟大的母亲,用母爱滋润着他健康成长。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从此,孔子和母亲颜征过着贫苦的日子,母亲忍辱负重带少年孔子到山东曲阜求学,最终劳累而死。孔子则是自幼聪明颖悟,活泼好学,受其母的影响,小时候的孔子就对周礼特别感兴趣,并努力学习。在此期间,母子相依为命,为了帮母亲分忧,孔子去作吹鼓手,靠为有丧事的人家吹奏哀乐挣一些干肉。看到这些,孔子的母亲却很担心,她怕孔子因此分心,动摇的学习的志向,耽误了学业,无法成为一个君子。她带孔子向当时鲁国非常有学问的左太史求学,左太史要孔子发誓立志于学,为了学习可以放下其他一切,包括挣干肉。孔子却放不下自己的母亲。“丘儿,拜师”母亲的声音充满关切而坚定,仅此一句话,孔子凭着对母亲无限的爱与信任,依左太史的要求发誓,终于学有所成。
母爱的激励,使得孔子在之后的学习之路,做到了专心致志,刻苦专研,达到忘我的境界。孔子曾经为了研究各地的风俗人情,为了请教郯国君王,不顾寒冷在雨中等候数个时辰,感动了鲁国的仲孙大夫,终于为他引荐,郯子也热情地详细解答他所提的问题。他向师襄子学习音乐理论和弹琴。在习琴时,一连三日,足不出户,一日三餐,全由干粮充饥。第四日,师襄子觉得他第一首曲子已然纯熟,建议他学习新曲,而他认为自己的技巧还不纯熟,故又习了三日。此时孔子所奏的曲子,技巧纯熟,音调谐和,韵味无穷。师襄子又让他习新曲,但孔子认为自己还没有领会曲子的志趣神韵,也没有体察出曲作者的为人,因此又习了三日。孔子习琴的第十天,他所弹奏的曲子,师襄子也听得如痴如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历经苦难磨砺而不退缩,是一个人真正获得的财富,无论是作为父母望子成龙还是望女成凤,都应该学习孔子的母亲颜征。而从个人来讲,要学习孔子的知感恩,懂母爱,并将这种爱化为一种前进的力量,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做事勤思考、下苦工,必将有所成就。
二、孔子的教学
孔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之高超至今是我们学习的标本。孔子创立的“启发式教学法”简单至极,仅八个字说明了启发式教育的真谛,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宋代大儒朱熹解释为:“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
再看孔子的“因材施教”方法更是独树一帜,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中可以说是无人能与之相比。孔子创办私学,在教学中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子路问孔子:“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即去做吗?”孔子回答说:“家里有父兄怎么能自己做主张呢?”当冉求问同样的问题时,孔子却回答:“当然应该去做!”在一旁的公西华很不理解。认为老师讲话前后不一致。孔子说:“子路遇事轻率鲁莽,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谨慎些。而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大胆去做。”
我们可能不是专职教师,但是我们必经家庭教育的第一课堂,掌握些孔子的教育方法,未尝不是好事,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做到活读书、活教育,让自己成长起来,让子女成为家之骄傲,国之栋梁。
三、孔子的为人
孔子的中庸思想对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中庸思想要求人们以礼和义为原则,在待人处事等方面时时处处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分寸,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人们通常认为孔子是一个道德主义者,但在鲍鹏山的笔下,孔子并不是一个道德主义者。他觉得孔子并不认为单一的道德可以解决社会问题,更不认为对人做严格的道德要求就可以改变人的品行。同时,孔子坚决拒绝绝对道德主义。在我看来孔子可以说是一位真正的“谦谦君子”。
孔子青年时期很“谦卑”。孔子青年时期周游列国为谋求仕途,但处处碰壁,在与人处事中他总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意思是做一个人,尤其是做一个君子,重要的是要严格地要求和责备自己,而对人则采取宽容的态度,在责备和批评别人的时候应该尽量能够做到和缓宽厚,这样,就自然不会招致怨恨了。在任何交往处事中,人总是喜欢一种谦虚的交谈交往方式。三国刘备就不失为一个开明谦卑的君主,从他三顾茅庐诚心求诸葛亮出山便可以看出来了,根本没有居高临下的态度。在现代生活中,谦卑不失为一种保护自己的有效方式,特别是在这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和形形色色的利益之争中。
进而孔子很“谦恭”。谦恭比起谦卑,它有恭敬、恭维别人的意思,但这其实更接近于赞美。孔子见齐景公时,拒绝其无功而俸,不因学问博雅而骄傲自大,也不因地位显赫而处优独尊,是一个人内在品德和修养的高度表现。可见,谦恭是人际关系润滑剂,当别人赞美自己之时,没有虚荣,而是继续把事做得更好;当别人做错事时,也不因此贬损他人。
中年时期的孔子很“谦逊”。孔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学识上更有一种低调的追求精神。面对弟子从未因为自己学识优渥而话语浮夸、自以为是。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世上没有人是能够什么都懂的,学问包罗万象,更应该谦虚地向他人的长处学习。
知天命之年的孔子很“谦和”。孔子51岁时问道老子,经过老子的一番点拨,孔子不出三月,弟子再次见到孔子,孔子曰:“丘得之矣”。正所谓“道生于静逸,德生于谦和”。处在这一境界中的人总是友善的,孔子以真诚地对待别人、帮助别人,甚至甘愿为了成全别人而牺牲自我利益。正如战国时期的廉颇蔺相如能够最终和解,就在于蔺相如的谦和之心,无论廉颇如何百般刁难蔺相如,他都能以天下为公,始终保持一颗谦和容忍的心,最终廉颇惭愧不已,负荆请罪,将相和成为千古佳话。
读《孔子传》,我们从孔子一生的行迹、事迹、心迹中吸取一些力量,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我也希望我能够更进一步细读这本书,学习领悟其中道理,更加了解孔子,吸取和传承儒家思想的精髓,同时让孔子的人生智慧照亮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旅途。
作者:宜川县人民检察院 高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