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礼与周礼的区别,孔子的礼与周礼的关系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7-09 03:43:12

昨天是孔子的诞辰日,特以此篇献给这位伟大的思想家。

孔子有多重要?想要了解中国历史,中国历史文化,怎么样也绕不开孔子。

孔子之礼与周礼的区别,孔子的礼与周礼的关系(1)

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

要了解孔子所讲的“礼”,就得从“周礼”产生的时代背景讲起。

周人取代商人后,为了推行新的治理,建立了封建制和宗法制,而这两者的核心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在这之前,商朝是以鬼神文化为主,周人这一套改变了当时社会主流的价值和知识内容。

周人的宗法制度是以周天子为核心的,周天子是整个宗法系统的核心和最高层,其余的各诸侯因宗法安排听令于周天子,维持这一套宗法,确定人和人的关系、地位就需要靠“礼”。

一个人从出生到结婚到死亡,从开春到年终,生活中一直有“礼”来规范,你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什么时候不能做什么事情。还限定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辈份、亲疏、远近都有“礼”的规定。

因此“礼”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需要有专门的人来负责,这套学问就是西周的王官学,王官学有三个重要的支脉,礼物、史学和占卜学,这也是后来诸子百家的思想来源,儒家就是从西周王官学的“礼”学发展而来。

封建宗法发展越久,亲族关系变得越复杂,礼就变的越专业越繁复,“礼官”需要掌握的知识也就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重要。

直到东周时期,弱肉强食的现实主义原则凌驾于原本的宗法之上,“礼坏乐崩”的事情出现了。

孔子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

孔子之礼与周礼的区别,孔子的礼与周礼的关系(2)

孔子开创了中华文明最初的来源:一种新“礼”

“礼”原来依附在封建宗法制度中,是孔子将“礼”从中独立了出来,变成了普遍的价值原则。

儒家起源于西周的王官学,一直信奉的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和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但儒家思想从王官学到儒家,在孔子这里得到了转化。

孔子之礼与周礼的区别,孔子的礼与周礼的关系(3)

“周礼”原本是依附在西周封建宗法上的一套礼仪规矩。例如,祭祀时要有什么程序?宴客时,客人坐在哪里?主人坐在哪里?诸如之类的问题,主要是用来规范不同场合,不同宗法身份的人的礼仪行事问题。

孔子最初就是依靠懂得这种“礼”而成名的,最重要的是,后来,孔子并没有把主要精力花在这种琐碎的程序和形式上,而是将“礼”转化为一种普世价值观,成了中华文明道德最初的来源。

考古出土的汉画像,以及在先秦典籍中,道家学派的《庄子》、儒家学派的《礼记》和综合各家学派的《吕氏春秋》,都记载了孔子问礼于老子这一史实。

孔子之礼与周礼的区别,孔子的礼与周礼的关系(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