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
孔子在《论语》中说,一个人如果不仁,那他怎么会讲礼呢?如果他不仁,对待“乐”也不会重视。我们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一个简单的逻辑道理,那就是先有“仁”,而后才能讲“礼乐”。
什么是仁?只要提到儒家,对“仁”的讨论是不可避免的,关于“仁”的解读有很多。我在上学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孔子,老师就给我们讲了“仁”的含义,“爱人”,很简单的一个词语,当时想着也太没有含量了,就是善良、对人好,这不就是“爱人”吗?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猛然回首间,再读孔子所说的“仁”,发现似乎并非那么简单。
爱,很简单,但是如何去爱,太难了。
从自然界来说“仁”有两个含义,一是隔绝,保护,二是种子,力量。这也是孔子的“仁”在践行中应该借鉴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味的付出爱,剥落自我保护的外壳,这本身就是一种“自*式”的行为;付出之前先学会保护自己,当然也不要过于封闭,毕竟过于坚硬的壳也可能会抹*生的希望。
仁,是人际关系中的分寸,抱有善意,却也留有余地。这种善意和余地是给他人的,也是留给自己的。中国书画上特别讲究“留白”,仁的分寸就如同书画中的留白一般,一个真正的书画家,是最懂得其中奥妙的,这种技能是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
一个人具备了“仁”的品质,也就可以很好的掌握分寸。仁的本质是“爱人”,学会了有分寸的“爱人”,那一般也不会太差了。当然,孔子的“爱人”是一个哲学范畴,比我们简单的说情感上的”爱“要复杂许多。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一个具备”仁“的品质的社会人士,他一定是一个有基本道德和原则的人。这就像一个本性善良的人,一般不会故意的伤害他人。所以,"爱人“的人是有共性的,这共性,就是礼和乐。
礼和乐是”仁“的表现形式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那样,一个善良的人,他不会轻意伤害他人,由此我们可以简单逻辑逆推,一个言行真正抱有善意的人,他内心也是善良的。
同样的道理,一个遵守礼乐的人,一般也是一个符合孔子所说的具备”仁“的品质的人。因为,对于礼乐的态度是从内心来的,这是一个人内心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
孔子复兴周礼,是因为礼乐崩坏。礼乐本身是当时的人都赞成的一种社会规则和制度,就像我们如今的法律法规,当人人都遵守的时候它是不发挥作用的。所谓礼乐也是如此,只有违背规则的时候才会触发规则上的处罚和批判。
时过境迁,孔子当时赋予的礼乐内涵,很多已经不适合如今社会的现状,但是这种从精神思想层面思考社会人生的方法论还是具有非常大的启发意义的。
你的价值观是什么?
人们不认可某件事,本质上是对于这件事情所传达的价值信息的不认可。举个例子来说,当有人听说父母打孩子,可能会有人特别不赞同,对父母提出批评,但是当听说父母是因为自家孩子在校园霸凌其他同学,因此而动手打了孩子,这后一种情况就会得到完全不同的评价。
所以看事看本质,看初心,看本心,事情被赋予不同的价值色彩的时候,哪怕是表现形式极其相似,结果可能是完全相反的。
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仁“与”礼乐“的一种关系,当人们具备”仁“的品质的时候,那他自然而然地就会发自内心地符合礼乐地要求;而当人们从根本上不认可地时候,那只有从形式上进行规范。前者是自由,后者就有了”限制“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