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源和始源,起源与本源的关系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0-27 08:37:40

八卦取象歌

本源和始源,起源与本源的关系(5)

第二种对应方式

这两种八卦相互对应的理论一个是倒换阴阳,一个是倒换爻位置,这两种方式与《易经》中的两个基本概念是一致的,它们分别是错卦和综卦。错卦是将本卦的阴阳爻在位不变的情况下,阴阳相互倒换。综卦就是将本卦的爻位倒置,如同小孔成像,或简单地称之为“镜像卦”或“倒置卦”。

我们可以将这两种理论暂时取名为“错卦原则”和“综卦原则”。阴阳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以及最本质的概念,其中阳为运行规律,阴为物质实在,阴阳对立统一;卦爻的位置则相当于事物的不同层面。所以“错卦原则”是相同爻位置的阴阳组成相反,意味着在事物的每个层面上所体现的意义会发生反转,即二者一切的基本性质都相反,是一种本源角度的特性变化,是始源特性的反转而“综卦原则”是爻位置的倒置,也是其所代表的事物“本质-内涵-表象”这几个层面的上下颠倒,我们可以理解为“本性表露和表观内化”,这种变化是事物整体的变化,是最终特性的反转

3、“错卦原则”和“综卦原则”在八卦对应中的特点和意义

由上文可知,“错卦原则”是相同爻位置的阴阳组成反转,是本源角度的特性变化,事物基本性质和意义的反转。所以这种情况下八卦的两两相对是一种本质的完全相反,如同磁极的南北极、电荷及数字的正负、杠杆的两端等。这相反的二者共同承担维持并丈量某一概念的职责,就像先天八卦所象征的事物之实-虚、动-静、大-小、强-弱。它们之间是对立共生关系,是万物的基本维度,必定共同存在;但却不可交合,因为一旦交合就会使这一维度失去存在,就像正反物质的湮灭、正负数的相加消零。

在先天八卦图上,阴阳完全互换的两个爻各位于相距最远的两端,就像丈量事物维度且不可交合的两极,和数轴一样。在先天八卦数中,阴阳完全互换的两个爻所代表的八卦数相加恰巧都为9,即1 8=9、2 7=9、3 6=9、4 5=9,都等于9说明这四组相对应的卦中每一组的意义都是等价重要的,代表着基本的维度。这共同说明“错卦原则”的阴阳反转是本质意义上的变动,是完全相反的对立。所以“错卦原则”下的八卦之间的相互对应是一种本源性质的对立,即本质的相反。

本源和始源,起源与本源的关系(6)

而“综卦原则”是爻位置的倒置,是事物层面的反转,即“本性表露和表观内化”,也是事物整体的变化、最终特性的反转。就像软硬黑白、寒暑冬夏,它们是特点的对立,而软硬黑白、寒暑冬夏不是事物的本质,而是一些由本质所决定的特点,且它们又是完整的特征,可以独立存在。

说到特点,八卦的特点我们一般用卦德表示。卦德又称“卦情”、“卦性”。指易卦的基本性质、品德与功用。从卦象引申出来的义理,与卦象有密切关系。《周易·说卦》言八卦卦德为: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惊也;巽,入也,申也;坎,陷也;离,丽也,明也;艮,止也;兑,说(悦)也。意思就是:乾刚健,能动、为前,是运行之动力;坤德顺性柔,能藏,功善养育,是实现的现实物质;震波动,如霜行,且有起意、启动、由静向动;巽为谦虚顺应之意,就像风,只要有一点空间就会弥漫开来,即为入;坎陷而险,如雨之润、水之下,向下陷落;离丽而明,为日之暄,如火之炎上,向上则明;艮止有成,兼有限义,就像山是静止的一般;兑见而悦,兼为决意,因为低洼处有水,因为水能润泽万物,万物生长,有喜悦之象。

所以,乾-坤:刚健-柔顺。震-艮:动-静。坎-离:险陷-明丽(坏情况-好情况)。巽-兑:谦入-喜出(接纳-释放)。这些特征均是事物本身以及在现实中运行时能表现出来的直观特性,相当于一种效应,并不是世界的基本组成,更不用说是丈量宇宙的维度了。所以“错卦原则”下的八卦之间的相互对应是一种特点的对立,即性能的相反。

本源和始源,起源与本源的关系(7)

综上所述,阴阳组成反转是本质与维度的对立,意味着本源属性的相反,是一种全方位、基础性的对立,那么这种对应方式就是微观领域的相反,但是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变数,导致其本质性被掩盖,所以“错卦原则”下的八卦对应可以在定义事物概念,研究事物本质的时候得以参考。而爻位置的倒置是特性的相反,这来自于本性与表观的倒置,是事物整体特征的反转,即宏观领域,所以“综卦原则”下的八卦对应在看待事物最终效果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时作用更大。

4、小结

八卦相互对应(两两对立)的依据是爻阴阳能量的反转以及爻位置的倒置。爻阴阳能量代表着不同的特性指向,爻位置则代表着事物不同的层面,二者均是事物规律和性质的根本。所以八卦相互对应也是与事物规律性质相关,再次体现了“八卦是世间万物规律和性质的象征“这句话。

不同的对应方式则是分别侧重“本质指向”和“事物层面”,其中以阴阳相错的“本质指向”对应法是注重卦本质上的方法,以爻位相覆的“事物层面”对应法则是注重卦整体特点的方法。这两种八卦的对应方法都是正确的且各具有其独特的作用。

本源和始源,起源与本源的关系(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